其他人一看都樂了。
“小滿哥你可以啊專挑貴的撿”
“沒毛病啊這樣還省的分揀了呢,不愧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小滿哥真厲害”
作為一個從小也靠撿菌子賺零花錢的山里娃,江小滿當然知道紅菇是本地所有野山菌里最貴的其次是雞油菌、松樹菌、地皮菜,最便宜的就是這種“白頭菇”。
所以撿菌子的時候,江小滿單獨把紅菇放在了最大的背簍里,手里則拎著一個大號的塑料袋,專門用來放白頭菇,反正這玩意兒也不壓秤,撿滿一袋子,他就把塑料袋一系,直接拴在背簍邊上。
這樣拿去賣的時候,就不用像他們這樣,一堆亂七八糟的菌子混在一起,還要花時間分類一下,畢竟不同菌子的價格差別太大。
最貴的紅菇,這個季節還是頭茬,土豪專享,零售價能賣到將近八百塊錢一斤。
即便是他們按收購價統一交給山巖拿去賣,也能賣到五百塊錢一斤
“今天來不及了,等下我去市里買點干凈的塑料袋,明天開始,大家都按照小滿的法子裝菌子。”
看到江小滿不但把最貴的紅菇單獨放在竹簍里,還隔一層墊幾片蕨葉,防止蘑菇表面蹭破,山巖暗暗點頭,決定回頭也讓其他人照著江小滿這樣做。
畢竟頭茬紅菇吃的就是個新鮮。
江小滿撿的這些紅菇,雖然個頭不一定是最大的,但賣相絕對是最好的
眾人趕緊幫忙,把其他人背簍里的紅菇分揀出來,湊了四個大背簍,山巖和阿虎前面抱一個,后面背一個,急匆匆下山去了。
其他人也馬不停蹄地繼續在這片山坡上找菌子。
江小滿把他帶來的備用塑料袋全部貢獻了出來,每人分了兩個,這樣就能把背簍空出來專門裝紅菇了。
不過說真的,雖然賣價比不上昂貴的紅菇,但本地人其實更喜歡吃白頭菇。
這白頭菇可不是猴頭菇,雖然二者只相差一個字,但一個是野山菌界的白富美,另一個更像是“貧家女”,哪怕是剛上市的頭茬,最多也只能賣十幾元一斤。
江小滿其實更喜歡吃白頭菇,一個是它便宜,吃起來不心疼。
還有一個,白頭菇吃起來沒有紅菇那股味道,它本身其實是沒味道的,拿肉做就是肉的味道,燒雞就是雞的味道
如果野山菌界也有娛樂圈的話,白頭菇肯定就是導演們最愛的黃金配角了,戲好事少產量高,簡直就是物美價廉
下午三點鐘,采完了這個山頭,山巖的徒弟們來叫江小滿一起回去。
“這邊有狼。”
一句話把江小滿嚇個夠嗆,趕緊跟大部隊一起下山了。
下午采的紅菇,大家都集中放在山巖家里,江魚一個個認真給他們過稱、記下重量,等賣了錢再給他們分錢。
都是自己人,大家也放心得很,就連江小滿都懶得往家拿了,直接讓山巖幫他代賣。
“這回我可算是占了巖哥便宜啦,本來是過來拍視頻的,沒想到還賺了一千多塊零花錢。”江小滿一邊洗手一邊跟江魚說,“明天咱們去江邊上打漁,要是打不著,我花錢買幾條大魚請大家吃。”
山巖的徒弟們集體歡呼起來。
講真,江小滿的廚藝,那真是吃了一次就很難忘得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