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個就是這做蜂桶的成本。
老山坳子那邊早就封山育林了,根本不讓砍伐大樹,雖然他們各自都在自己家山頭種了一些,但就算全部砍掉最多也只夠做二、三十個蜂桶,這么點蜂桶夠做什么的
要想靠養蜂賺錢養家,每家每戶起碼也要再做一百個蜂桶
自己買木頭,再加上各種輔材和人工,單單是做蜂桶就要兩萬多塊錢成本
說句實在話,他們這樣的山里人家,但凡一次能拿出兩萬塊,也不至于讓自家孩子跟著山巖去跑山拿命換錢了。
可能在很多城里人看來,兩萬塊也就兩三個月的工資,可是在他們郎山,有的人家每年種洋芋種苞谷,一整個家庭的全年收入還不到一萬塊錢呢
再去掉家里的花銷開支,每年能攢下兩三千塊錢,就算是非常會過日子了。
兩萬多塊錢,那幾乎是一個山里人家十年的積蓄了
“這個不急,我們也沒要求大家頭一年就一下子放出去一百多個蜂桶。”江小滿趕緊解釋道,“大家量力而行,今年能做幾個蜂桶就放出去幾個,也要先看看一個蜂桶能出多少蜜,要是產量太少的話,說不定還要想辦法種植一些蜜源植物。”
眾人楞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
就連山巖和江魚都忍不住樂了。
他們老山坳子那邊別的沒有,蜜源植物那還用得著自己種嗎
唯一需要擔心的,大概就是蜂桶放的太遠了,被山里的饞嘴野獸偷了蜜吧
然而,江小滿接下來的一番話,就讓大伙兒笑不出來了。
“還有一件事我要和叔叔嬸子們說一下,那個,咳我畢竟是郎山村的人,要是我跟山巖大哥一起辦養蜂合作社,只幫你們老山坳子這邊賣蜂蜜,不幫本村人賣蜂蜜,到時候我跟我爹在郎山村可要被人家罵死啦。”
“所以我和山巖哥商量了一下,你們也別急著做那么多蜂桶,有多少錢做多少個,剩下的等明年賺到錢再做嘛”
“這樣的話,我們村要是有人家也想跟著咱們一起養蜂,我也讓他們先做十幾個蜂桶放出去試試。”
江小滿不好意思地解釋道。
剛才還在猶豫是不是先少做幾個蜂桶的老山坳子村民,立刻產生了危機感
什么郎山村的人也要跟他們一起養蜂
那他們還能賺到什么大錢啊山下條件可比山里好多了有些家里有兩個壯勞力出門打工的,哪年過年不帶回來幾萬塊錢
誰家里還沒個幾萬塊的存款吶
有了創業資金,豈不是馬上就能做出一百多個蜂桶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山下的蜜源沒有山里多。
但人家地多啊
而且江小滿還說了,他們打算在閑置的荒地上種一些蜜源植物,這樣一來,那他們老山坳子豈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了
眾人頓時心思浮動起來。
有腦子靈活的,已經默默在腦子里梳理了一下自家的親戚關系,看看有沒有地方先借個一兩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