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是,這道菜不要錢啊
天生就攜帶了“省錢基因”的江小滿,打從懂事起,就在自己家到村里這條路上,拎著小鋤頭,這里種一點,那里栽一點。
現在,從山下村子到江小滿家這一路,沿途的路邊上、溝渠邊,已經長滿了馬齒莧、蒲公英、水芹菜、折耳根、野蔥、野蒜、野莧菜、香椿、野百合等農村比較常見的野菜。
就連涼粉果、野山楂、花椒樹這些都種了不少。
小時候的江小滿想法很單純,他就是覺得每年到了季節,漫山遍野的找野菜很辛苦,還不如把它們種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最好還是他能經常路過的地方。
這樣找起來方便,而且什么時候能吃,一眼就能看得到。
當時他爹江有糧聽了哈哈大笑,告訴他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么合適的地方。而且山里那么多種類的野菜,就算把他家菜園子全種上,那也不夠哇
誰能想到他兒子腦子居然這么好使,他直接化整為零,就用他上小學的那幾年時間,一點點的開荒、撒種、移栽根莖。
把他家到村里這條路,變成了一條長滿野菜的山路
不得不說,這孩子能在這么惡劣的條件下,連輔導書都舍不得買兩本,還能打敗縣里那么多競爭者考上大學,跟他這聰明的小腦袋瓜是絕對分不開的。
江小滿這邊剛摘了三把折耳根嫩芽,那邊的視頻也看完了。
看著孫哲遠和村干部們面色潮紅、恨不得立刻扛起鋤頭開荒種皇菊的樣子,他知道,這事兒應該算是成了。
果然,接下來的路上,村干部們和孫哲遠一邊趕路,一邊熱情交流著郎山村這邊到底能不能發展皇菊種植。
村干部們自然是向著自己村里的,紛紛夸口說他們村偏是偏了點,但水土豐饒,就連野生的靈芝紅菇什么的都長得很好,更何況扔在野地里都能活的菊花苗呢
孫哲遠對種地沒啥經驗,但對于怎么申報項目補貼,這可是他的專長當即提出讓村里配合他,先把這個項目補貼給申請下來。
萬事開頭難,只有先扶持江小滿他們走出這第一步,讓這批“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賺到了錢,到時候不用他們挨家挨戶上門動員,老百姓難道自己不想賺錢嗎
聊著聊著,眾人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江小滿家老宅的位置。
也就是唐新嵐投資的禪修民宿這里。
“嚯這房子修得氣派啊小滿,這是你家嗎”孫哲遠嚇了一跳。
“孫主任,您也太高看我啦,我家哪有這個條件這是雙灣鎮那邊的唐總在這里投資的禪修民宿。”
“原來是她我在新聞上看到過,怪不得”孫哲遠羨慕極了,這就是真正的土豪啊,想投資就投資,都不用找鎮上申請補貼的。
從民宿過去,再走幾分鐘,就到了江小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