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歸心痛,吃的時候倒是很快樂的。
畢竟這新鮮剛摘下來的雞油菌也太好吃了剛才洗的時候就是一股濃郁的杏子味,江小滿還切了一盤肥瘦相間的臘肉來炒菌子,做出來的雞油菌肥嫩爽口,好吃的不得了
吃完飯,三人圍坐在火堆邊,江小滿架好三腳架和手機,孫哲遠拿出筆記本電腦,看到倆人一副“開庭審理”的表情,山巖忍不住嘴角抽搐了兩下。
好在孫哲遠只是問了一些諸如“老山坳子這邊為什么一年三季都能養蜂采蜜”、“本地都有哪些蜜源植物”、“野蜂一般喜歡在什么地方筑巢”之類的,這些都是他們常年跑山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山巖原本是只肯教給自家徒弟的,但是聽說這位孫主任問的這么詳細,是為了幫他們養蜂合作社爭取項目補貼,便開了金口,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孫哲遠。
只是,當他聽到孫哲遠盛情邀請自己擔任合作社的技術顧問的時候,山巖愣住了。
他本來不就是這個合作社的老板之一為什么還要做什么技術顧問
“唉你們不知道,我們鎮上以前也從外面聘過技術顧問,人家自己也有工作,一年難得來兩趟,組織大家開個會,到農民家里看一下、拍幾張照片就走了,也解決不了什么問題,鎮上還要花錢給人家開工資。”
“昨天我在小滿家,看到了他爹做的簡易蜂箱,聽小滿說,他爹也是受到了你的啟發,所以才想到利用地形優勢,給野蜂人為構造一個適合它們筑巢的地方,這樣花費的成本比制作蜂桶更低,而且引蜂的效果也不錯。”
“我當時就在想,還有什么專家,能比你們這種常年跑山割蜜的采蜜人更懂得野蜂的習性呢”
“山巖大哥,為了咱們郎山的鄉親們,你就來當這個技術顧問吧”
“我保證,待遇方面我一定會盡量為你爭取的雖然不能跟人家專家比,但好歹也算是捧上了咱們鎮上的鐵飯碗呀”
江小滿怎么也沒有想到,山巖居然是他們這幫人里面,第一個吃上公家飯的人。
山巖確實不在乎鎮上能給他開多少工資,但是,“技術顧問”這個頭銜,一聽就是很有文化、特別受人尊敬的。
見他沒說話,孫哲遠就當他默認同意了,立刻美滋滋地在打開的表格里,把技術顧問這一欄填上了山巖的名字。
結果,讓他們都沒想到的是,后來,他們的養蜂合作社公示成員名單,一看到技術顧問這一欄寫的是“山巖”兩個字,本地的老百姓頓時信心倍增
外面的專家什么頭銜、什么職務他們就算看了也搞不懂。
可是,山巖不一樣啊
這位可是四里八鄉公認的賺錢小能手,職業跑山采蜜高手
人家連正宗的野蜂都能馴服,更何況家養的土蜂
一時間,報名參加養蜂合作社的紛至沓來,這倒是眾人都沒有想到的。
在老山坳子這邊又呆了一天,參觀了本村村民家里的蜂桶,又跟著山巖去附近拍了一些老蜂巢,孫哲遠就急匆匆回鎮上寫材料去了。
江小滿這邊也正式忙碌起來。
快遞站那邊的毛坯房已經造好了,跟包工頭結算了費用,江小滿趕緊給老宅換新家欄目那邊打了電話,說這邊可以開始進場裝修拍攝了。
趁著節目組還沒來,他又把之前答應跟他合作的十幾戶人家跑了一遍。
沒想到人家已經攢了不少小茶餅在家里,正眼巴巴地等著他去收呢。
江小滿問她們怎么不給自己打電話催一聲,沒想到這幫嫂子們居然振振有詞地反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