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幾個粉絲都在那兒摩拳擦掌,盤算著哪些山野菜可以拿來做泡菜,江小滿不得不告訴了他們一個“殘忍”的事實
“這個季節山里沒多少能做泡菜的野菜,頂多就是寶塔菜、洋荷還有野蒜頭這些。”
“做泡菜的蔬菜要肉質肥嫩,主要還是用的老百姓自己家種的菜,不過我家在山下沒有菜地,快遞站后面那塊菜地就是平常自己吃,種的不多,要做泡菜,還是得到山上去,我家那邊菜地種的多。”
“所以我們能去小滿哥你家里玩嗎”粉絲們更加驚喜了。
“對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飯,我已經讓我爸燜好苞谷飯了。等下路上咱們再順路摘點山野菜,回去炒給你們嘗嘗。”
就這樣,這幾個幸運的粉絲,有幸成為了江小滿的一百多萬粉絲里面,第一批參觀了這條“長滿野菜的山路”的幸運兒
“啊啊啊啊這條路到底是什么寶藏啊怎么一路上到處都是山野菜還有這個是野山楂樹吧那邊那個是不是野葡萄”粉絲里有一個喜歡戶外運動的男生,一進山就發現了這條山路的秘密。
“嘿嘿被你發現啦其實這些山野菜和野果子樹,都是我從小到大,一點點移植栽種的。”江小滿解釋道。
他家現在住的這個山頭上,現在就只剩下他一家了。
也就是說,平時除了進山找筍撿菌子的村民之外,這條路基本上沒有人會走。
江小滿從小就很有時間管理意識,就連上學放學路上這點時間也不放過。從小學到初中,只要不是刮風下雨,他經常在書包之外,還帶著一個小背簍,背簍里裝著一把小鋤頭,還有他自己路上挖到的野果樹苗、野菜根之類的,看到哪里有空地,他就種上去。
久而久之,這條平平無奇的山路,就變成了江小滿專屬的、長滿野菜野果的山路。
說是野菜野果,但其實村里人都知道這條路是江小滿一點點種出來的,而且山里到處都能找到山野菜,村里人也不會來挖他種的菜。
見幾個人都有些蠢蠢欲動,江小滿笑了笑,從背簍里拿出了準備好的勞保手套、塑料袋和剪刀,開始教他們怎么摘山野菜。
“我們山里人一般都是直接用指甲掐的,不過很多野菜的汁液都會染色,有的還對皮膚有點腐蝕性,萬一害的大家皮膚過敏就不好了,你們戴上手套,然后拿剪刀來剪,這樣就不會碰到皮膚了。”
江小滿一邊說,一邊抓起了路邊的一叢鴨腳板
“這個是鴨腳板,拿來炒臘肉炒辣椒絲都很好吃,你們看,這個里面還有嫩芽,采的時候拿剪刀沿著根部剪下來,只要別傷到根部上面這個嫩芽,過一陣子它又會發出來。”
這個季節已經沒有蕨菜芽兒了,但是刺毛菜卻正是好吃的時候。
這種野菜的表面布滿了一層面目猙獰的尖刺,小時候江小滿幫他爹打豬草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碰到這種刺毛菜,碰到手上胳膊上,一大片皮膚立刻就開始紅腫起來,又疼又癢
不過,誰能想到這玩意兒焯水之后,拿來炒臘肉也是一絕呢
江小滿早有準備,拿出勞保手套戴上,和粉絲們一起剪了滿滿一口袋的刺毛菜嫩葉這種菜的老葉子嚼不動的,一定要那種剛長大的嫩綠色葉片。
刺毛菜摘回去焯水之后,葉片上的尖刺就軟化了,再拿到水龍頭下面反復搓洗幾次,攥掉水分,切碎之后,就能拿來炒菜了。
“刺毛菜包包子也很好吃的,等下午下山的時候,咱們多摘點,晚上我給你們包刺毛菜五花肉餡兒的包子吃,現在來不及了,再摘點水芹菜就上去做飯吧。”
水芹菜更好摘了,沿著根部攥一把,齊根剪下來,挑掉老葉子,洗干凈之后,連莖稈帶葉子都是可以吃的。
回到家,就看到江有糧已經在自家的小客廳里,擺了滿滿一茶幾的茶果點心,還煮了一大壺消暑解渴的涼茶。
這種涼茶是山里人夏天經常喝的,做法也很簡單,抓一點自家曬的金銀花、野菊花、夏枯草、蒲公英根一起煮沸約十分鐘,再舀上兩勺自家養的土蜂蜜,攪拌均勻,過濾掉煮茶的殘渣,不管是常溫還是冰鎮一下,都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