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活兒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愿意做的了,太辛苦了,而且收入也不穩定,運氣好的,遇到草藥窩子里,能發一筆小財,運氣不好的,可能進山一整天,啥也找不著。
也就只有像江有糧、郎紅帆這樣的老一輩,年年進山找草藥,把附近的山頭都快逛成自家菜園子里,哪座山上能找到什么草藥,腦子里都形成地圖了。
她也不怕江小滿趁機端了她的窩子,這大山里的東西,誰挖到了就是誰的。再說了,江小滿也不賣草藥啊,他賣山野菜賺的可比這個多得多。
今天他們運氣不錯,找到了兩個個頭很大的何首烏。
現代人壓力都很大,脫發情況普遍嚴重,何首烏的市場需求量居高不下,野生何首烏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挖了這么大兩個,拿到集市上賣出去,足夠她老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不過,郎紅帆這一路上也不光是找草藥,看到什么能賣錢的她都要,什么野生天麻、葛根、鉤藤、山棗、當歸、野山楂什么的,都一股腦的摘下來丟到背簍里去。
下山的時候,兩個麻袋沒用上,她老人家拐了一道彎,找了片松樹林,還順手扒拉了兩麻袋的松針和松果。
因為只帶了一個耙子,郎紅帆沒讓江小滿幫忙,他只能蹲在旁邊,一邊拍她耙松針的畫面,一邊跟粉絲解釋為什么要耙這個
“松針可是引火的好東西還有這個松果,曬干了拿來燒火煮飯特別好,我們這還是燒土灶的,又不像其他地方種水稻有稻草,所以就上山來耙點松針回去引火燒飯。”
郎紅帆拿麻繩出來,把滿滿兩大袋松針捆起來背在背上,江小滿就幫她背著背簍,倆人一前一后下了山,到家已經快一點鐘了。
“小滿吶,晚上別回去吃飯啦,叫你爹也下來,我殺只雞,晚上請你們父子倆吃頓飯。”郎紅帆倒是沒一點避嫌的想法。
村里人一廂情愿的拉郎配行為,紅帆阿姨當然聽說了,而且還有些自以為是為了她好的,都把話給她說開了,問她愿不愿意再找個老伴。
呸她一個人無牽無掛的,多么快活
再找一個怕不是找老伴,是給自己找了個祖宗吧
不是她嘴巴毒,到了她這個年紀,很多老漢自己都要人伺候了,到時候倆人結了婚,對方非但不能掙錢貼補家用,反倒要她這個老太婆去伺候老頭子,她是賤皮子嗎上趕著給人當保姆
正因為心里坦蕩,紅帆阿姨反倒大大方方地邀請江小滿父子倆來家里吃飯來了,她想著,兩家就算不能做親,但江小滿這孩子是個厚道人,今年她也跟著江小滿倒騰茶餅和山野菜什么的,賺了不少錢,正該殺只雞謝謝人家。
想到兩個中老年恐婚人士能坐在一起吃飯,這戲劇效果直接拉滿了啊
江小滿立刻屁顛屁顛地給他爹打了個電話。
擔心他爹不肯來,還特意拿紅帆阿姨的話來激他“紅帆姨說,你要是怕被人說閑話,不來也沒關系。”
江有糧一聽這話,噌的一下就站起來了誰怕了去就去
下午郎紅帆就沒出去了,只見她老人家一會兒爬梯子,一會兒下地窖,左一個簍子,又一個袋子,不知道從哪里翻出來一堆好吃的。
“這個瓜蔞子還沒壞,拿出來炒炒,你帶回去吃吧。”郎紅帆拿出了一個小編織袋,里面裝了半袋瓜蔞子。
這種瓜蔞子跟西瓜子有點像,不過價格可比西瓜子貴多了,這么多,江小滿可不敢要。
“姨你抓兩把給我嘗嘗得了,剩下的拿去集上能賣不少錢呢。”
“賣不得咯,這都是去年的陳貨啦,本來要留給那幾個小畜生吃的,一個個都不肯回來,明年新的下來我再拿去賣,這陳貨不值錢的,咱們自己吃。”
說著,郎紅帆嘩啦一聲,往大盆里倒了半袋子,江小滿無奈,只能幫著一起挑揀了一下,準備拿去炒出來。
其實這瓜蔞子要是能規模化種植的話,每年效益也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