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江小滿居然也遇到過這種事情
省委宣傳部的領導忍不住問他有沒有被人敲詐勒索過,得知江小滿剛開始做初加工農產品的時候,就不怕麻煩地去縣里做了食品安全檢測,而且店里能接觸到食品的員工也都給辦了健康證之后,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旁邊的記者們也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新聞切入點。
畢竟振興鄉村,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讓先富帶動后富。
別到時候各地政府辛辛苦苦把返鄉創業者扶持起來了,還沒等到他們造福鄉里呢,反倒被網上那些到處鉆空子敲詐勒索的職業打假人給割了韭菜,這不是跟鄉村振興大業背道而馳了嗎
現場已經有擅長寫新聞評論的記者點開手機備忘錄,瘋狂記錄起來。
既然特產店和倉庫都單獨隔出去了,樓上住人的客房就更要隔開了。
幸虧當初江小滿想到這一點,把二樓三樓的樓梯間開在了外邊,雖然因此又多花了一筆蓋頂棚擋雨的錢,但這樣一來,客房也算是獨立出來了,也能單獨辦一個經營許可證了。
“不錯小江的法律意識很強嘛看來咱們省的返鄉創業人員,要多向小江這樣遵紀守法的經營者學習啊”省領導越看越滿意,要是廣大返鄉創業人員都像江小滿這么有法律意識,他們接到的投訴都能少很多。
有時候其實真不是地方法院不念人情,人家做這一行的,本來就是法律凌駕于人情之上的,哪怕明知道那些職業打假人就是在鉆法律空子敲詐勒索,也不能不依法判決。
江小滿提出的這個問題,領導決定回去也要認真寫個報告,爭取在年底組織培訓的時候,也請個這方面的律師,給省內的返鄉創業者上上普法課程。
創業致富很重要,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重要
江小滿并不知道自己為省內創業者的普法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帶著記者們參觀完他家的快遞驛站和特產店、農家樂之后,又帶著他們去了山巖家。
路上,為了防止待會兒記者們對山巖和江魚的特殊家庭組合產生什么異樣的表情,江小滿委婉地向領導和記者們解釋了一下這個家庭的組合。
聽到他說山巖和江魚還維持著很早以前郎山這邊流行的“契兄弟”關系,宣傳部的領導暗暗皺眉,不過當著記者的面,也不好說什么。
記者們雖然好奇,但他們這種官方媒體,即便知道了,也不會把這個寫出來的,大家更關心的,是山巖和江魚收養的山茶三姐妹。
按照我國現行的收養法,嚴格來說,山巖和江魚是絕對不符合收養女童條件的。
但江小滿說的也沒錯,除了他們夫夫倆,村里又能把山茶三姐妹交給誰呢
送還給她們的親奶奶先不說奶奶年紀大了,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撫養這三個孫女,聽說當初兩個小的差點被親爹賣掉,這里面還有她們的親奶奶從中牽線呢,送回去了,難保不會被再次賣掉。
送給親戚家撫養郎山這邊好多人家都信奉“多子多福”,連自己家生的都快養不起了,誰還會去養別人家孩子啊
從事這個行業時間久了,記者們都清楚,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用法律去衡量和解決的。
當法律都沒辦法解決的時候,似乎也只有像郎山村這樣,拿傳統的人情法則去處理了
本來江小滿是不想在媒體面前暴露山巖和江魚家這種情況的,但誰讓他們的養蜂合作社主要是山巖在負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