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么想的,你兩個娃兒都大了,如今正是能甩開膀子掙錢的時候,這么零敲碎打的,啥時候你們倆才能掙夠倆兒子娶媳婦的錢啊”
“還不如拼一把,跟我一起去干合作社遠了不說,就看山巖和小滿他們,自從成立合作社,這兩年掙了多少錢多了我不敢保證,一年起碼這個數”郎英伸出一個巴掌暗示道。
“五十萬”夫妻倆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才剛開始呢,等過兩年合作社產業做大了,別說五十萬,五百萬也不是不可能。”郎英漂亮的眼眸中閃爍著奮斗的光芒,“阿櫻,這兩年你也跟著在合作社幫過忙,你自己想想,這合作社要是真花心思去做,到底能不能做起來”
這話還用得著問嗎
看看江小滿和江魚的帶貨能力就知道了。
直播間常年處于斷貨狀態,各種正宗郎山土特產只有斷貨的,沒有滯銷的,逼的他們都不得不上架別的品牌產品,用來彌補土特產空檔期了。
至于郎英家的野山菌醬,那就更別提了她倆還是多年的好姐妹呢,加工廠這次生產出來的野山菌醬,山櫻甚至都沒搶到一瓶嘗嘗,光顧著幫忙打包了,那叫一個供不應求
按照郎英說的,在村里成立一個野山菌種植合作社,首先這種植基地就不需要再額外花錢租賃,直接跟愿意加入合作社的農戶簽約,借用他們自家的林地,就能把菌包給種下去。
其次是銷售問題不用擔心,畢竟他們之所以人工種植野山菌,還不是因為野生的菌菇不夠加工廠用的嗎
到時候農戶種出來的野山菌,直接拿到加工廠去售賣,做成野山菌醬,不比賣新鮮的劃算
畢竟新鮮的野山菌,一年就那么十天半個月的最值錢,可要是做成醬,一年四季都能賣,價格波動還不大,簡直是旱澇保收、穩賺不賠的長久買賣。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村里人不懂技術,不知道怎么種野山菌。
不過這個問題,聽郎英的意思是,鎮上已經在幫他們想辦法解決了,而且小滿也去板栗溝考察過了,想學習人家板栗溝,爭取和農大的科研團隊合作,把他們郎山村也打造成一個野山菌種植實驗基地,到時候有農大的教授專家親自上門指導,不比他們自己去外面聘請技術員更靠譜
“那、要是入股的話,大概要多少錢”山櫻終于心動了。
兩個兒子就像兩座大山,壓得他們兩口子喘不過氣來,一想到以后要準備兩套婚房、兩份彩禮、辦兩場喜酒,山櫻就覺得眼前一黑,十分想學一學網友的表情包,表演一個當場去世
可要是合作社真能賺到錢,哪怕一年多賺十幾二十萬呢,攢到兒子長大,娶兩房兒媳婦也足夠了。
“這個我問過小滿,要是按照茶葉合作社現在的股東結構,小滿和山巖兩個人是各出資二十萬的。”
“二十萬”山櫻和江小輝集體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數目遠遠超過了他們家的存款,沒戲了
“別急啊,我話還沒說完呢,要一家出二十萬肯定不行的,所以我打算多找兩家,我一個,阿櫻你們一個,再加上我大姑姐一家,我們三家能湊多少湊多少,實在不夠,我再把小滿和小魚他們倆拉進來”
“對對他們兩個都是財主哈哈”山櫻聽到這里才徹底放心了。
郎英這個股東配置,一看就是奔著帶自己人賺錢去的,而且有了江小滿和江魚這兩個大財主托底,她們心里也有了底氣。
只是,讓山櫻和郎英倆姐妹沒想到的是,這個籌備中的合作社,最后實際核算下來的注資投入,居然每家還不到十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