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一商量,決定先來探探江小滿的口風。
畢竟不是一個村的,江小滿是郎山村的人,做生意肯定要先照顧到本村人,可要是本村的茶葉不夠,外村能不能一起跟著做呢
山春花的娘家就有幾畝地的茶樹,不過都拋荒了,她男人郎德志家也有幾畝地的老茶樹。
夫妻倆想著,要是江小滿這邊的門路能走通,就把兩家的茶園都并到一起,帶著娘家人一起賺錢,到時候就把養雞場給關了。
江小滿一聽,頓時樂了。
這不是正巧嗎他要替鎮上宣傳“茶園重啟計劃”,山春花他們想要把自己村子里的廢棄茶園也拉到茶葉廠的簽約農戶里,這可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
“春花嫂子,走,先帶我去看看你們家的老茶樹,對了,我能拍個視頻嗎”
“能啊,隨便拍我跟你說,我娘家的老茶樹,雖然好多年沒管了,長得可真好,我跟你德志哥每年都回去摘點新茶自己留著吃,味道可比外頭買的綠茶香多了。”
江小滿聽了一會兒,心里也忍不住酸了聽說這批老茶樹,還是山春花的爺爺那一輩種起來的,算下來,這些茶樹也差不多將近百歲高齡了。
百年老茶樹長出來的茶葉,它能不香嗎
真是暴殄天物啊
山春花的娘家離他們鎮上還挺遠,聽說祖上和老山坳子那邊還有親戚關系,也是山民的一支,這里地廣人稀,幾乎每家都占據著12個山頭,江小滿叫上山巖,開著茶葉合作社的小貨車,從自家小賣部拿了兩瓶酒、一箱方便面之類的帶上,車子開了四十多分鐘才到了山春花家里。
本來以為還要爬山的,沒想到這幾年山民下山,山春花娘家也在山下蓋了房子,車子居然一路開到了她家門口
這樣也好,交通方便,以后茶葉運輸成本也能降低很多。
山春花的娘家人大概也久聞江小滿這個“財神爺”的名頭,聽說大姐帶了財神爺來他們村考察,不光是山春花的弟弟妹妹們,就連村長都親自跑來了。
江小滿把相機架在一邊,一面喝茶,一面和村里人了解老茶園的情況。
讓他和山巖都沒想到的是,這居然還是一片有故事的老茶園。
聽村里的老人說,當年打仗那會兒,曾經有一支隊伍被圍剿進了深山,當地山民為了保護他們,就把人藏在了老山深處,雖然當時老百姓生活也異常艱難,但大家勒緊了褲腰帶,進山采茶賣茶磚,四處籌錢買糧給山里送進去,不知道犧牲了多少人,替國家保存了珍貴的火種。
戰士們看在眼里,當時也沒其他辦法報答這些老鄉,部隊領導大手一揮,決定原地開荒,幫老鄉們開荒種茶葉、種苞谷,自給自足的同時,也為這一片的山民們,留下了一塊又一塊人工栽培的茶樹林。
據說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戰士們沒有趁手的農具,大家就約定好,每人劃出一塊山林,自己開荒、肥地、去山里找野生的小茶苗移栽過來。
就這樣,楞是靠著一雙雙手,開辟出了一塊又一塊大小不等的茶園。
不過后來,因為山下形勢好轉,沒等這些茶樹豐收,戰士們就下山繼續參加戰斗了。只留下一片片茶樹,證明這里曾經生活過一群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們
“聽我爺爺說,當年他家里就住著好幾個戰士呢,那時候還鬧出過笑話呢,因為開荒種茶樹的太多了,附近野生的小茶苗都被搶光了,后來茶樹苗不夠,戰士們還找我爺爺借了鋸子,從我家的老茶樹上砍了茶樹枝,自己繁殖茶樹苗,聽說戰士里面還有個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大才子,這技術就是他教給戰士們的。”山春花回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