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中間畢竟還牽扯到食品廠采購和生鮮線上銷售的細節問題,還有這些茶農,是單個自己跟合作社簽訂供貨合同呢,還是以村為單位這些都要考慮清楚,免得中間出現什么矛盾。
事情千頭萬緒,但還是要一件一件的做。
拍完想要的素材之后,江小滿就和山巖一起回去了,先順帶著把山春花夫妻倆送回去。
“春花嫂子,你跟哥現在養雞場不做了,接下來打算做什么呢”路上,江小滿忍不住問道。
“我正想問你呢,小滿,你看你德志哥,除了養雞就只會開車,我們家還有一輛小貨車,你們合作社以后要不要搞個運輸隊什么的要的話,要不我讓你哥先在你這報個名”
“嘿嘿那咱們可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想著德志哥會開小貨車,我這邊還真打算成立一個運輸隊,德志哥向來穩重踏實,我想請他做運輸隊的隊長,德志哥你看行不行”
郎德志大嘴一咧“這有啥不行的你哥我賺錢沒你厲害,這開車帶隊的本事你可不如我,前幾年咱們這發大水,縣里征集貨車司機幫忙運送物資,我還報名去幫了好幾天忙呢,人家解放軍還夸我呢,說我這技術,去開軍車都能行。”
“你就吹吧還開軍車你好好把小滿的運輸隊給管好,別給他添麻煩,我就謝天謝地了”山春花瞪了丈夫一眼。
干了十幾年的養雞場黃了,夫妻倆確實萎靡沮喪了一陣子,可一想到以后可以跟著江小滿他們種茶葉,撿菌子,養土蜂,再加上運輸隊給開的工資,夫妻倆努努力,興許比自己開養雞場賺的也不少
養雞場雖然天天能見到活錢,但遇到年成不好的時候,養的越多賠的越多,看著賣出去不少錢,最后一算賬,好家伙一棚雞還賠了好幾千
仔細想想,還不如找個工作拿穩定工資呢,最起碼旱澇保收,雖然不會發大財,但也不可能血本無歸,風險都是老板承擔著,他們做員工的,就好好把分內事做好就行了。
況且,他們已經私底下打聽過了,郎山村有些腦子靈活的人家,發現跟著江小滿比出去打工掙的多,今年家里的男人們都沒出去打工,春天進山挖筍子、撿菌子、摘茶葉,順帶著自己家也養上幾十個蜂桶,初夏開始,山野菜出來了,又進山采山野菜、采二茬的菌子
再加上住在家里,農村花銷少,這么里外里一算,半年下來,一家人居然攢了有七八萬塊錢這還沒算上地里的莊稼呢。
好吧,莊稼確實不值錢,但今年郎山村的鄉親們已經學精了,大伙兒都知道,等初夏這一茬野菜忙完之后,江小滿那邊就要去各家的菜園子里收蔬菜做泡菜了。
因此,今年村里好多人家都不種洋芋紅薯這些“傳統農作物”了,反而把自家的山地精耕細作,改種了本地辣椒、長豆角、嫩姜、刀豆、寶塔菜、大蒜之類的,這些都是去年江小滿那邊收的比較多的。
去年他們吃虧就吃虧在沒有預判,種的太少了,所以賣菜的時候賺的也少,今年大伙兒做足了準備,別說自家的責任田了,好些貪心的還把責任田附近的拋荒地也開墾了出來,種上了好些紅薯。
他們倒不是為了吃紅薯,主要是紅薯藤也在江小滿的采購清單上,這玩意兒產量大,盡管價格比別的蔬菜便宜,但架不住量大啊而且紅薯也比別的蔬菜皮實,只要種上了,低肥施足,別叫野草給荒了,那紅薯藤能爬到老遠去
以前村里人嫌棄紅薯藤長得太多,下面的紅薯長不大,所以還經常來割點紅薯藤回去剁碎了喂豬。
可自從知道紅薯藤賣的比紅薯還貴之后,村里人就不舍得砍了喂豬了,下面的紅薯愛長多大長多大,不長也沒關系,只要紅薯藤多長點就行了。
不愧是自己做了十幾年老板的,山春花和丈夫一合計,好家伙半年掙了七八萬,要是勤快點,再加上家里有個幾畝地的茶園,一年豈不是毛估估能掙個二十來萬了
這不比他們起早貪黑的養雞賺錢
再說了,養雞還要每天提心吊膽的,生怕遇到禽流感,或者肉雞和雞蛋價格大跌,辛辛苦苦養兩棚子雞,忙活幾個月,最后一分錢沒賺,反倒賠了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