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輪了一圈,終于結束了密集的采訪,還沒松口氣呢,縣里派車來接他們了。
這回江小滿和山巖可真是妥妥的“衣錦還鄉”了。
還有什么華服美衣,比國家級獲獎證書還牛逼的
和江小滿同一屆的高考狀元都沒這待遇回到縣城之后,書記和縣長親自接見他們了
江小滿懷疑給書記寫稿子的秘書,可能是和省長的秘書上了同一個公文寫作輔導班,就連夸他的詞兒都一模一樣
不過,讓他激動的是,和省里的口頭鼓勵不一樣,縣里除了口頭嘉獎之外,還給了一些實打實的好處。
比如說山巖提出的老山坳子整體搬遷,縣領導明確表態,老山坳子的鄉親們這是為了郎山的發展犧牲了祖輩傳下來的老宅,一定會給他們安排好整體搬遷后的新地塊,包括損失的農田和包產到戶的山林也會一起補上。
對江小滿這個大功臣,待遇就更好了,聽說現在郎山村的幾個農業合作社都是分散辦公的,而且江小滿本人的工作室,因為當初實在沒錢,只買了一小塊宅基地,他那里可是經常有媒體去采訪的,地方太小,損害的也是縣里的面子嘛
書記當場就把規劃局的分管領導叫來了,辦公室的地圖都是現成的,一幫人坐在一起,當場就給江小滿他們在郎山村附近圈了一塊地。
“小滿吶,你們為咱們郎山的鄉村振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縣里都是看在眼里的,我們絕不會辜負任何一個愿意為家鄉發展犧牲奉獻的鄉親你看你們幾個合作社,能不能也重新整合一下資源,最好搬遷到一起,我們可以在新地塊上建設一個鄉村振興產業園嘛”
“你也知道的,合作社單打獨斗,在各項優惠政策和政府補貼上,肯定是沒有產業園機會多的,而且產業園的水電燃氣之類的也都有政府補貼”
這特么還用得著考慮嗎
江小滿點頭如搗蒜,縣領導也滿意的笑了。
他們就喜歡江小滿這樣敢打敢拼的年輕創業者,年輕好哇,戰斗力和生命力都很頑強,比他們這幫老東西能折騰。
再說了,郎山那地方,說實話,縣領導心里也有點犯怵。
那邊的山民,早些年都是家里藏著,一言不合就要火拼的,就連女人也不是好惹的,至今還有一些保持著走婚習俗的村落。
人家壓根就不鳥什么婚姻法,高興了就下山勾搭個俊俏后生,只要生了孩子,就把男人往外頭一丟咳
這種地方,靠政策去管,再過百八十年也甭想管好。
說到底,還是要靠山巖和江小滿這樣的本地人才能管得住當地的山民。
沒辦法,山民們就是這么的護短,在郎山那邊,估計縣長的話都沒江小滿的話好使。
縣長和書記倒也不至于因為這個就給江小滿等人小鞋穿,他們還得靠著江小滿和山巖這幫人管好郎山呢。
說實話,要不是政策不允許,縣里恨不得讓山巖和江小滿一個當村支書,一個當村長,政務財務一手抓,反正只要把地方管好了,經濟拉動起來了,這村官當然是能者居之。
不過,雖然政策不允許,但縣領導不愧是領導,很快就想到了規避政策的好辦法
江小滿和山巖自己開公司、沒辦法競選村干部是吧
那行,干脆直接搞個產業園,成立產業發展集團,這幾年很多有地方政府參與投資的項目,也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切割出去的嘛公司管理層外聘,地方政府派遣體制內的干部們去駐點監管,還不是一樣把一些不方面由政府出面的產業給搞起來了
尤其是涉及到公共交通、醫療、教育、旅游文化之類的產業,有了政府監管,才能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普惠政策嘛不然你換成私人企業試試,人家愿不愿意賠錢也要維持一塊錢一趟的公交車票
縣里要在郎山成立旅游文化產業園,江小滿當然是舉雙手贊成
想想縣里的非遺文化產業園就知道了,地是政府給的,房子是政府出錢建的,甚至就連水電管網都給你鋪好了,還按頭給了巨多的優惠政策,就連低息貸款都能申請到,他是腦子被門夾了,才會拒絕這樣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