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吐血的是,直播帶貨的時候,江小滿看著后臺庫存飛速清空,還不停勸粉絲要“理性消費”、“按需購買”
什么鬼啊你們直播帶貨現在也流行搞饑餓營銷這一套了嗎
他們才不信江小滿沒有備足庫存呢
搞得跟他們沒做過直播一樣,按照這一行的套路,待會兒江小滿肯定會說什么,為了回饋粉絲的熱情,和廠家大吵一架,又給家人們爭取了多少單特價產品,忽悠粉絲拼手速開搶之類的。
都是直播帶貨行業基操了。
攝像大哥剛在心里腹誹了兩句,耳邊就聽到江小滿在那邊無情地宣布“家人們2號鏈接試吃款郎山特產山野菜大禮包沒有了哈,真的沒有了,沒拍到的下回再來啊。”
“是真的沒有了,不信你們翻我之前拍的視頻嘛,馬齒莧都是山上野生的,我們就曬出來不到兩萬斤,這已經是全部庫存了,我自己今年都沒吃上馬齒莧肉包子呢。”
說罷,擔心粉絲們繼續揪著山野菜大禮包的問題在評論區嚷嚷,江小滿趕緊轉移陣地。
下午場的直播流程是他們認真策劃過的,根據搬遷到產業園的合作社和本地農旅企業名單,一家一家的介紹過去,走到哪一家,就上架哪一家的產品。
剛才他們去的就是郎山村新成立的山貨加工廠。
他們村委和鎮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痛點,就是集體經濟賬面太寒酸了,別說像網上那些土豪村那樣給村民分紅了,年底的時候搞不好還要找江小滿這樣的土豪村民化緣呢。
去年江小滿就贊助了村里萬塊錢,不然他們村連新年慰問都拿不出什么好東西來。
再加上之前有村民因為收購山野菜自己掛到網上賣,被人投訴賠了一大筆錢,村里找江小滿商量了一下,決定干脆在村里辦一個山貨加工廠。
這樣一來,以后村里人上山采山貨就不用到處比價格了,直接賣到加工廠這邊。
村里愿意做電商的村民,也不用自己花錢囤貨,還要承擔風險,跟村里的山貨加工廠合作,直接幫村里賣貨就行了。雖然賺的沒有自己收山貨多,但勝在方便穩定,而且完全沒有虧本的壓力。
現在村里但凡有個幾千粉絲的村民,都開始從村辦的山貨加工廠、郎英他們的野山菌合作社,還有山巖他們的養蜂合作社拿產品了,反正每天都要拍視頻的,小黃車掛一下也不耽誤他們上山干活,一天賣幾單也能賺個零花錢。
村干部們現在也學聰明了,雖然這個山貨加工廠掛著村辦的牌子,但村里還是想辦法說服了江小滿和山巖他們幾個,也投了一筆錢進去。
沒辦法,小滿他們不投錢,村里哪敢自己單干啊,萬一買賣黃了,把他們全家賣了都不夠賠銀行貸款的好嗎
可是把小滿他們幾個“財主”拉進來就不一樣了,小滿和山巖他們手里有錢啊只要他們入股,村里不用找信用社貸款,就能把這個山貨加工廠給辦起來。
江小滿和山巖他們商量了一下,也覺得應該幫扶一下村集體經濟發展。
村集體有錢了,受益的是全體村民,別的不說,就說村里的孤寡老人、貧困家庭,每年不都是村里上門慰問,組織志愿者幫忙打掃衛生、種地收糧食什么的
江小滿也是窮過的,而且比村里很多人家都窮。
他還記得小時候村里好多奶奶嬸娘看他穿得寒磣,找了家里小孩不穿的衣服洗干凈了送到他家里。
也記得逢年過節的時候,村干部們用背簍背著大米、豆油和豬肉來他們家慰問。
更記得他考上大學那年,明明他和他爸已經攢夠了第一年開學的學費,村里的鄉親們自己家里也不富裕,還是你家五十,我家一百的,給他又湊了幾千塊錢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