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沒經費工會每年那么多活動經費,少吃兩次飯、少組織兩次爬山活動就夠了哇
從食品廠出來,穿過一條風雨長廊,就到了江小滿自己的公司了。
他的公司不光要考慮到自己的業務,還有全村乃至全鎮未來在電子商務上的發展。所以整個園區,他一個人就占據了2號樓一整棟樓
一樓分成兩部分,分別是新的茶葉廠和倉庫,原先那個茶葉廠也沒拆,繼續用。產業園這個今后將作為總廠,主要負責郎山小茶餅的高端線生產,以及一部分研發需要。
江小滿還有個計劃沒有對外說,如果以后小茶餅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他還打算繼續在鎮上其他地方拿地蓋廠。不過那時候就不是他獨資了,會聯合其他村子一起投資建廠,這樣也可以拉動其他村集體把經濟給搞上來。
二樓是他和山巖他們合辦的郎山土蜂蜜加工廠了。
現在他們的土蜂蜜產量越來越多,其實主要的生產和灌裝還是在原來的老廠,搬到產業園的是公司的辦公場所、直播間、倉儲和高端線產品生產線。
三樓一半給了土繡工坊,另一半就是江小滿一直想要打造的電商孵化基地了。
時至今日,江小滿依然“不忘初心”,他還是想讓更多郎山的年輕人加入到電商行業里,這樣村里賺錢的人多了,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他也算是完成他爹對他的期望,到時候就能“功成身退”,手里攥著這幾個產業,也足夠給他爹和百川叔養老啦
除了這兩棟廠房之外,產業園還有配套的食堂、大禮堂和宿舍區,不過當初縣里批的地實在太小了,所以宿舍區實際上是建在產業園外面,是鎮上后來單獨給他們批的一塊地。
考慮到以后可能會出現產權糾紛,江小滿和山巖他們商量了一下,干脆幾家湊了點錢,把這塊地一口氣租了三十年
這樣的話,至少三十年內,甭管產業園的產權怎么變,這棟宿舍樓是屬于他們幾家的。哪怕以后不開廠了,這么大一棟樓,改造成酒店賓館也挺好的。
產業園開園之后,他們的生活其實也沒有多少變化,江小滿還抽時間和金成杰一起去了縣城投公司,把他們委托城投招聘的幾個員工給領回來。
不過,拿到城投給的擬聘用人員名單和簡歷,江小滿微微詫異了一下。
“曲老師”
江小滿都快忘了當初那個倔強又別扭的代課老師了。
老實說,對于曲景江這個人,江小滿的感覺還蠻復雜的。
既敬佩他為了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甘心留在郎山的勇氣。也不太贊同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理想主義。
江小滿承認自己是一個有點小自私的人,他始終認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至親的家人都照顧不好的話,那也別談什么家國大業了。
現在也不是戰火紛飛的時期,年輕人不去保家衛國,民族就要滅亡。真到了那時候,江小滿也顧不得江有糧了,肯定也要為國家民族犧牲一切的。
和平年代,真不至于像曲景江那樣,丟下需要他照顧的爹娘,來郎山支教。
事實證明,曲景江離開之后,郎山小學的教學也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反而因為絕境重生,意外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現在學校有了嶄新的現代化教學樓,縣教育局還選派了優秀教師來支援山村教育,學校教育環境比曲景江在的那會兒還要好,就連江小滿都快忘了曾經相處過一段時間的代課老師,怎么他又考回來了
而且,報的還不是郎山小學,而是他們電商孵化基地的技術崗位
等等曲老師不是師范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