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長,又去街上買菜啦”
“哎上個月答應五年級的孩子們,月考成績能超過鎮小,就給他們做大盤雞。”
此言一出,打招呼的村民頓時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兒,看著江百川騎著買菜的電動三輪車走遠了,這才交頭接耳八卦起來
“就咱們老校長那手藝,啥時候學會做大盤雞的”
“嗐老校長做的菜,我孫子說,學校門口的狗聞了都跑老遠”
“我看八成還是讓小滿幫他做”
聽到江小滿的名字,路過的吃瓜群眾不由吞了吞口水。
眾所周知,江小滿的廚藝,在他們郎山村那絕對是要豎大拇指的存在
每年過年為啥那么多人都跑去他們家拜年還不是想找機會蹭個飯
不過,這幾年小滿自己親自動手的機會不多了,只有自己家人逢年過節聚餐的時候才會親自下廚做幾道菜。
不過,村里人都知道,除了逢年過節時候,還有一個人,是江董事長完全無法拒絕的,那就是他們的江百川老校長
老校長幾年前就退休了,郎山村這幾年發展的越來越好,常住人口和各種廠房店鋪,甚至比鎮上還要多,郎山村小學現在的學生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直到此時,鄉親們才發現,原來不是郎山的孩子太少,而是以前愿意跋山涉水送孩子上學的太少。
現在不一樣了,大家在江小滿身上,看到了知識的力量。
原來,努力讀書考大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一個家族,甚至是一個地方的命運
江小滿讓所有郎山的鄉親們看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山民,賺了錢后,第一件事不是給家里蓋房子,而是下山租房子,把家里能念書的孩子全部塞到學校去
山民們的想法也很樸實,一個孩子讀書不靠譜,那就多送一個,家里能上學的全部送下山去念書
反正現在義務教育也不要學費,郎山村小學因為有慈善基金幫扶,還有學校運營自媒體賬號的收入,連住宿費和伙食費都有補助,那還等什么
以郎山村為中心,方圓幾十里地的山民都把自家孩子送到山下讀書了。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孩子們下山讀書,居然一下子把村里租房子的價格給哄抬上去了。
幾年前,郎山村的空置房,一個月一兩百元就能租一間,要是舍得花錢,五百塊錢一個月,就能把一棟房子租下來。
可現在,因為來郎山村打工、陪讀的人多了,村里的自建房,一個帶衛生間和公用廚房的單間,一個月房租都要六百塊錢了。
好在農村不會查什么群租房,山里人也不講究什么居住舒適度,有的房子大的,兩家人合伙租一間,正好兩家家長輪流下山幫忙帶孩子,剩下一個還能回家掙錢,屋子里擺兩個上下鋪,家長買兩個床墊打地鋪,就這么湊合著,也要供孩子把書給讀下去。
因為租房子的地方不方便做飯,很多孩子最期待的就是中午學校那一頓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