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她們這樣為了照顧老人孩子留在大山里的女人們,想掙點錢實在是太難了家里老人孩子離不開人照顧,所以即便是知道板栗溝那邊摘項目一天能掙一兩百,因為每天晚上要照顧家里,她們也只能暗暗羨慕,根本沒辦法拋下一家老小去賺錢。
畢竟,人家招工的說了,集中采摘那十來天,采摘工吃住都在板栗溝那邊的,她們怎么可能拋下孩子半個月不管
至于家門口的活兒,那基本是沒有,每年種點洋芋紅薯的,也只夠自己家吃的,一應花費都是要靠男人在外面掙錢。
“我家男人在廠里給人做家具的,一個月能掙四千多,去掉他自己吃喝,再存一點,每個月給我一千塊,供我家四口人吃喝,還要攢點錢留著給孩子讀書,哎要是咱們這里也能像板栗溝那樣,來個種香菇的大戶就好了”
“不說一天一百多,就是掙幾十塊我也愿意呀。”說起板栗溝那邊,陳嫂的語氣里充滿了羨慕。
江小滿也沉默了。
他想說以后咱們或許也能在家門口就找到活兒做,但現在的他,還不敢給出這種保證,一切,都要等到他去了上唐村,見到了那位唐老板才能定下來。
不過,遠的先不說,眼下卻有個能賺點零花錢的買賣,可以帶著大伙兒試試。
和翠屏阿嬤定好了已經私信他要定制花布鞋的數量和尺碼,江小滿又委托陳嫂幫他在村里摸摸底,看看有多少人會這門手藝,以及一雙鞋大概多長時間能做好,這樣他就能根據工時來計算最終的售價大概是在多少。
不過,這個提議卻被陳嫂給否決了。
“我怕賣的太貴了人家不樂意買,這樣吧,你等我先去問問,依我看要不這樣,你就定下來一雙鞋多少錢能收,愿意多做的就自己辛苦點,騰不出手的,三天五天做一雙,這錢就算的白來的,晚上看著孩子寫作業,順帶著也就做了。”
陳嫂生怕江小滿跟人談崩了,把這門買賣給弄黃了,其實前幾年入冬的時候,她也學著人家做了棉鞋去鎮上擺攤賣,一雙鞋十五元,去掉成本能掙個三、五塊錢也不錯了。
這買賣一年最多只有年前那兩個月,很多出門打工的自己來不及做,就會到街上買現成的,過完年就沒人買了。可江小滿這邊,聽他說的意思,只要物美價廉,一年到頭都能做,那就是一樁穩妥買賣了。
“行那陳嫂你幫我問問看,春秋的單布鞋我這邊按照三十元一雙收,秋冬的到時候再看,反正肯定比單鞋高。另外再幫我找幾個手藝好手巧的,我這邊還有人要自己帶花樣子定做呢,這個就貴一點,一雙鞋我按照花樣復雜程度給錢,簡單的八十塊錢一雙,復雜的咱們再談,你看咋樣”
“還能咋樣這肯定能成呀我第一個報名不信你回頭拿個花樣子來給我試試,我不跟你吹牛,年輕那會兒,連鳳凰都能繡”陳嫂得意道。
“真的呀那你家里有現成的嗎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江小滿沒想到還有這等意外收獲,一時也有些心癢起來。
“成啊,走現在就去我家,我給你看我做姑娘那會兒繡的枕巾鞋面。”陳嫂的性格倒是爽利得很,當即就要帶江小滿回家看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