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嫂沒有夸張,她的土繡技法真的比翠屏阿嬤還要精湛,只是,江小滿疑惑的是
“陳嫂您這手藝這么好,怎么不自己做繡品去賣呢”
這不比種地賺錢嗎
“賣給哪個呀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愛用這種帶刺繡的啦,都要用機繡的,那個又好看,又便宜,用著又舒服,我們這個,沒人要咯”陳嫂的語氣里有著擋不住的惆悵。
她想起了她做姑娘的時候,那時候她媽老逼著她拿針線練繡花,老一輩都說不會繡嫁妝的女孩子嫁不出去,還說什么會了這門手藝,一輩子吃喝不愁的,可現在呢
她倒是如愿嫁出去了,可出嫁之后的日子并不好過,哪怕姑娘家手再巧,在這大山里面,也是吃不完的苦啊
“總會有人喜歡的”江小滿低聲回道,不知道是在安慰陳嫂,還是在鼓勵他自己。
和陳嫂聊了一下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江小滿想到兩家住的并不遠,又請她幫忙給自己驗貨,他這些年都在外面上學,附近村里的嬸娘嫂子們都不太熟,索性就把驗貨的事情交給陳嫂。
“嫂子你這手藝好,人家做的好不好,我看不出來的,你肯定能看得出來,往后您就負責幫我收貨,一雙鞋我給你兩塊錢的驗收費,您看成不成”
“那有啥不成的你放心,我肯定給你好好把關”陳嫂聽他說幫忙驗收也有錢可以賺,立刻樂得合不攏嘴。
一雙賺兩塊錢,看著不多,可十雙就有二十了呀,這活兒不費勁,二十塊錢夠給娃兒買兩斤肉了呢。
江小滿找陳嫂借了一塊深色的床單,把她拿出來的這些繡品都拍了照片和細節短視頻,打算拿去招攬客戶他現在還沒有注冊網店,不過這些產品素材倒是可以先搜集起來,到時候肯定能用得上。
從江灣村出來,才下午四點多,看看時間,江小滿跑到渡口那邊找打漁的買了一條白鰱,這種魚便宜得很,江里打上來的三元一斤,一條那么大的魚才花了十七元。一路跑回家,他爸挖洋芋還沒回來呢。
跑到廚房看了看,除了洋芋還是洋芋,江小滿嘆息一聲,去二樓存糧食的房間拿了一把紅薯粉絲,又抓了兩把干豆皮,一把曬干的野山菌,拿溫水泡發了。
然后把買的鰱魚拿到門口水池子里剖洗干凈,切成塊,魚肚魚籽也沒丟,洗干凈放在一起備用。
把家里的小黃姜拿一塊出來洗干凈,和大蒜、辣椒一起下油鍋爆炒,然后加半碗自家做的黃豆醬,倒入魚塊,翻炒到魚皮呈現醬黃色,再把準備好的野山菌和豆皮倒進去,加水沒過食材,蓋上蓋子燉十幾分鐘。
趁著燉魚的功夫,江小滿又舀了點面粉和玉米面出來,加水和面,用旁邊的小鍋烙了十個死面餅子。這種餅子跟羊肉泡饃里的饃饃差不多,不過拿來泡魚湯吃卻是絕配,有了餅子,連米飯都不用煮了。
餅子做好,魚也燉得差不多了,江小滿拿了一個雙耳鐵鍋過來,把泡發好的粉絲和臨時從菜園子里摘的牛皮菜葉子鋪在下面,最后把鍋里的魚盛出來放在上面,這么一大鍋燉魚,夠他們吃兩頓的了。
只可惜沒有豆腐,他家離集市太遠了,買豆腐得先下山再坐車,只有趕場的時候才能買點回來吃,又或者過年的時候自家做很多,那時候天冷了,山里滴水成冰,豆腐做好了凍起來可以吃很久。
想到這里,江小滿一邊扒飯,一邊對他爸說“爸,咱家買個冰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