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總是黑的特別快,還沒到五點鐘天就黑了。江小滿把特意留下來的一塊豆腐切成丁,又切了一碗臘肉一起炒了個臊子,燜了半鍋紅薯粥,這種潮濕寒冷的天氣里,熱乎乎的吃一碗紅薯粥比什么都舒服。
第二天早上,把家里的豬喂好,吃完飯,父子倆一個扛著漁網和魚叉,一個背著背籮,拿著柴刀,一起下山去撿魚。
撿魚聽起來簡單,其實也有點危險的,上游泄洪的水流特別大,為了確保安全,江小滿會先用一根粗麻繩綁住他爹的腰,然后把另一端牢牢固定在樹上。
江有糧拿著特制的半面漁網站在岸邊,瞅準了上游飄下來的魚,先拿漁網罩住,然后再用魚叉叉上來,運氣好的話,一上午能抓上幾條魚,運氣不好,連漁網都會被水流沖走
這是個技術活,江小滿暫時還沒掌握撈魚的技巧,所以只能在后面緊緊拉著繩索,看著他爹撈魚。
這時候的江有糧,背部緊緊弓著,好像一把拉滿的弓弦,雙手死死握住漁網兩邊的竹竿,盯住河面,看到上游有魚下來,趕緊把漁網伸過去,不過,因為水流太快,魚順著水流時上時下,非常難撈,江有糧撈了好幾次,才終于幸運地網住了一條胳膊長的胖頭魚
“上魚咯”江有糧蒼老的臉上笑開了花兒,揚起魚叉,把叉子上的胖頭魚丟到岸上,江小滿連忙跑過去,眼疾手快地一把扣住魚,丟到了背籮里。
今天他們運氣好,忙活了一個上午,父子倆居然撿了滿滿一背籮的魚,最大的都有江小滿的腿那么長,他家最深的背籮都裝不下,魚尾巴都翹了出來。
“我看這天氣也做不得腌魚,這魚咱們自己留兩條,剩下的給你百川叔送過去,這幾天孩子們估計都得住校,拿去給他們加個菜”江有糧背著滿滿一背簍鮮魚,一邊走一邊叮囑兒子,“下午咱倆一起去,順道去林子里找找咱的菌子窩,把那些大的先撿回來,免得叫雨水泡爛了。”
下雨天也是撿菌子的好時候,而且因為雨水把落葉都壓下去了,菌子反倒比晴天還好找,像江有糧這樣的本地老山民,一般都有自己常去的菌子窩,極少跑空。
江小滿笑了笑,剛想說他爹也是嘴饞,冷不丁聽到半山腰突然一聲巨響,好像有什么東西塌下來了,江小滿面色遽變,一把從后面拽住了他爹。
父子倆仰起頭,就看到他家所在的半山腰,那棟熟悉的老房子,已經看不到屋頂了
耳邊依稀傳來重物倒塌的聲音,江小滿腦子里一片空白,他爹已經大步往山上沖去了。
父子倆連滾帶爬地跑到自家屋下頭,距離家門還有幾十米的時候,前面已經走不過去了。
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終于抵抗不住歲月和風雨的侵蝕,轟然倒塌。
江家的老房子還是江有糧他爹在世的時候翻修的,那時候家里窮,買不起紅磚,他爹自己一個人做泥磚,足足攢了四年,才攢夠了蓋房子的泥磚,梁木和蓋屋頂的竹籬笆也是他們自己做的,當時蓋完這棟房子,家里已經窮得連一塊錢都拿不出來了,外面還欠了三百多塊錢的外債。
也正是因為有外債,即便蓋了新房子,江有糧也沒錢娶媳婦,蹉跎到三十來歲,趕場撿了個江小滿可以說,這棟房子,既是江有糧不幸的前半生的縮影,也是他幸福的后半生的寄托。
可現在,他所仰仗的寄托,沒有一絲預兆的,就突然塌了。
絕望的淚水,不知不覺便爬滿了江有糧蒼老的臉龐。
“爸,沒事的沒事的啊,我卡里還有好幾萬呢,房子倒了,咱們再造個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