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設計師一起改了好幾稿,最后定下來的方案是在靠墻的一邊做西式壁爐,兩邊靠墻打了兩排卡座,卡座下面有火墻通過來,這樣冬天在這里坐著暖呼呼的,卡座設計的比平常的座椅稍寬,就算是成年人也能躺在上面休息。
壁爐下面是一個造型別致的“火塘”,說它是火塘,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個爐子。
江小滿讓人用不銹鋼打了個半人高的大爐子,四方形的爐子里面是一個火爐,下面有一個可以打開的口子,方便放柴火,底部有一個活動式的卡扣,打開之后,爐灶里燒完柴火后剩下的草木灰一下子就能落下來,下面拿個簸箕接著,清理草木灰都方便了很多。
火爐邊緣做的有二十公分寬,四邊都可以放菜碟和碗筷什么的,冬天的時候中間燒個火鍋,再炒幾個菜,菜放在上面也不會涼掉。
“這個是我上次去板栗溝看到的,那邊現在都開始用這種新式火塘了,就是定做有點貴,這么一個就花了我八百多塊錢。”江小滿解釋道。
一聽這新式火塘居然要八百多,村里的主婦們忍不住咋舌,不過,來找江小滿問定做電話的倒是只有兩個,畢竟這價格也太貴了,八百塊錢夠一般人家一個月生活費了。
火塘邊上是三張長條板凳,家里人少的話,平時做好飯就在這邊吃也挺方便的。
廚房隔壁是靠南邊的一個大隔間,約莫有四十多平米,此時這里已經擺上了四張大桌子,男人們在這里打牌聊天喝茶,小孩子們四處亂竄,熱鬧極了。
“小滿,你家廚房這邊留一間干啥往后請客吃飯都在這邊,不去堂屋了嗎”有村民忍不住問道。
“對呀,我家以后沒有堂屋了,現在山外邊農村蓋房子都這樣啦,這叫生活空間。”江小滿指了指屋頂和墻面,“這間我裝了吊扇,夏天在這邊請客吃飯一點也不熱,這墻面也是做的夾墻,平時里面堵起來,冬天打開,灶臺和壁爐那邊燒火,熱氣就能通過夾墻傳到這間屋子,冬天在里面吃飯可暖和啦,還不用燒炭盆。”
“嚯這個法子好啊不過也就你們家在山里,宅基地大,才能造的起來,山下面就不行了,宅基地太小了,現在又不給批,哎”
村里人羨慕歸羨慕,也知道現在山下宅基地難批。
不過,江小滿說起他家沒有堂屋的正房,倒真是叫這幫人好奇起來,原本他們以為江家的新房子和他們家都差不多,所以坐下來就直接打牌了,現在么,反正還有三天時間可以打牌,正好趁著中場休息,去參觀一下江家的新房子。
江小滿當初設計自己家房子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以后可以蹭一下旁邊民宿的熱度,給自己家也預留了幾間客房,為了確保客房的安靜,所以和常見的農村小洋樓不一樣,他家的客廳是修在東邊的。
三層半正房坐北朝南,西側是大片的竹林風景最好,所以房間都在靠西邊。一樓隔成了三間半的格局,靠東邊的半間就是客廳了,客廳一角是室內的樓梯,這樣即便下雨,室內樓梯也不會淋濕打滑。
客廳不大,只有十幾個平方,不過也設計得非常溫馨,靠窗是一個毛竹打的榻榻米,上面擺著一副功夫茶具和幾個蒲團,這榻榻米設計的十分精巧,下面用竹篾編了柜門,打開柜門,里面是空的,冬天可以燒了火盆子放進去,整個榻榻米都暖烘烘的。
樓梯下面空的地方打了好幾排鞋架,藏在樓梯間里,一點也不占地方,客人來了在這邊換鞋子也很方便。另一邊則用毛竹打了一整排的卡座,卡座面前還有一排原木打的長條桌,里面靠墻的位置貼著墻用磚砌了個茶水臺,里外都貼了瓷磚,臺面用的是磨砂防滑的,平時打掃方便,家里來客人了,在這邊沏茶也方便。
茶水臺下面也是做了幾層的隔斷,沒有柜門,里面擺了茶葉罐、零食罐、茶壺茶杯之類的,一目了然,可比他們現在堂屋里用的老式柜子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