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兩個,一個要時刻不停地砍伐濕柴、捆成柴垛,借著繩索運送上去,確保割蜜的過程中,燃燒的濕柴散發出來的濃煙不會斷掉,盡可能的為割蜜的同伴驅散野蜂。
一個和江魚搭檔,負責搭建戶外帳篷、準備每天的伙食和營地的安全等等。
像這種大型的野蜂巢非常難得,一旦濃煙燃起,附近其他采蜜的人就知道這里有巖蜜了,所以一旦開始采集,就必須把這一片全部采完,不然別人找到就是人家的了。
“小魚哥,你們去忙吧,中午要吃啥做飯的事情交給我吧。”江小滿拍完想要的素材,想到接下來幾天就全靠充電寶續命了,趕緊把手機收起來關機了,主動跑過去給江魚他們幫忙。
“山里濕氣重,每天姜湯紅糖水不能斷,這個是專門熬湯的鍋,你去熬一鍋紅糖姜水。中午就著火堆扒拉點炭火,把這些餅子烤一烤,我們帶了酸筍跟酸辣椒,還有炒熟的臘肉,到時候往餅子里一夾就行了。”
江魚把他們帶來的食物都分類裝好了,幾個人一天吃多少,都裝在一個袋子里,這樣可以防止開袋后沒有及時吃完,食物腐爛變質,或者有蟲子爬進去什么的。
江小滿把他們帶來的干糧扒拉了一下,暗暗嘆息一聲,他現在總算是明白這個巖蜜為什么賣到一百多一斤了。
這要是換成他,冒著生命危險爬到懸崖峭壁上,還要在深山老林里野外生存好幾天,時刻都要堤防著林子里的猛獸蛇蟲
別說一百多一斤了,就是五百一斤他也舍不得賣
就他這小身板,能徒手爬到那么高的懸崖上,就已經光宗耀祖了好嗎
夠他爹拿出去吹十年的牛
只可惜他設備不行,不然要是有無人機,或者可以夾在身上的那種微型攝像頭的話,現在說不定還能拍到山巖他們徒手攀巖的場面,那才叫不虛此行呢。
此刻的江小滿并不知道,不久后,讓他一夜漲粉近百萬的名場面鏡頭,即將出現在百萬粉絲的面前
有了江小滿的加入,懸崖下面的留守三人組就輕松多了,江小滿接下了煮飯熬湯的活兒,江魚就拿了一把砍刀,跟著一起砍濕柴,還拖了幾根小腿粗的木頭回來,在已經清空的營地上搭起了兩個三角形的簡易帳篷。
這帳篷也不是網上買的那種行軍帳篷,就是幾根木頭交錯著搭了個框架,然后上面蓋一層厚厚的雨布,地下再鋪一層防水雨布就行了。
江魚明顯是個很會享受生活的人,他居然還在旁邊,用砍下來的濕柴,豎著圍了一個一人多高的“衛生間”地上挖個坑就能上廁所了,上完也不用拿水沖,直接拿鏟子鏟點土埋上就行。
“衛生間”圍的不小,要是想擦把澡也能躲進去,拿塊石板把糞坑擋住就行了。
這片林子里樹木高深,連太陽都照不到底下來,即便是大夏天,里面也十分陰冷,江小滿總算明白那些徒步的時候在老林子里迷路的人到底是怎么沒的了,估計不是餓死的,而是失溫給凍死的
幸好他負責做飯,一直在火堆周圍忙碌,中途江魚砍柴回來,蹲在火堆邊烤火的時候,江小滿發現他都凍得直打哆嗦了,頭發眉毛上沾的全是濕漉漉的露水。
“小魚哥,喝碗姜糖水。”江小滿給江魚盛了一碗熱騰騰的姜糖水。
江魚就坐在火堆邊,捧著姜糖水給自己續命,看到江小滿在那兒擺弄幾塊撿回來的石板,忍不住好奇道“你弄這些干啥”
“哦,我打算做個石板肉夾饃,正在做實驗。”江小滿把擦干凈的石板小心翼翼地擺成了一個斜角,下方拿另一塊長條形的石板攔住了,然后把燒著的木柴堆在石板的斜角下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簡易的“平底鍋”。
接著,他把江魚他們帶來的面餅子從中間剖開,依次把臘肉、酸筍、酸辣椒夾在里面,又把自己帶的辣椒面拿出來,撒了一點在里面,接著在石板上抹了一層豆油,把加工好的面餅子放在上面,瞬間就發出了一陣刺啦啦的響聲。
豆油煎炸面餅子的香味傳開了,江魚忍不住吞了吞口水,眼巴巴地看著江小滿手底下的餅子“這就是網上說的肉夾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