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滿做飯向來很快。
正所謂“趕集半小時、做飯一小時”。
天還沒黑呢,他們就開飯了。
江小滿和江魚忙著把做好的飯菜端上桌,山巖把板凳搬過來,順手把最小的山花放在一邊的兒童凳上。
這凳子還是找村里有孩子的人家借的,其實就是毛竹做的一個高腳凳子,四面圍合,靠背高一點,這樣小孩子坐在上面,大人吃飯的時候也能照顧得到。
網上也有賣這種凳子的,不過挺貴的,山里人舍不得花這個錢,索性就自己上山砍毛竹,山寨了一把。
現如今,這玩意兒在四里八鄉早就普及開了,有孩子的人家,但凡條件好點的,都會給孩子做一個。只有山巖夫夫,因為屬于“火線上崗”的實習老爸,完全沒有經驗,也來不及準備,只好找村里孩子已經長大的人家借了一個。
樸素的四方桌上,兩家人圍坐在一起,江魚顧不上自己吃,先拿了一把大勺子,給山茶和山果每人碗里舀了大半碗肉菜。
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江魚才發現,這兩個丫頭在原來那個家,肯定是吃了不少苦。
很明顯的證據就是,雖然在他的堅持下,山茶和山果終于習慣了坐在大桌上吃飯,可吃飯的時候,卻從來不敢想吃什么就夾什么,一開始就只敢夾自己面前的菜吃。
后來還是江魚發現了,說了兩次她們也不聽,也不知道是不是怕自己吃的太多,他和山巖養不起,又會被拋棄
反正現在江魚是養成習慣了,每次開飯的時候,先給這倆丫頭每樣菜都夾一點,看著她們吃完了,再添
至于最小的山花,那就好辦了。
這小丫頭現在還不能吃大人吃的飯菜,江魚每次都單獨給她蒸一碗水蒸蛋,或者煮個面條什么的,早晚再沖一杯牛奶,小孩子飯量也不大,好養得很。
因為晚上還要直播,江小滿就沒有喝酒,但是今晚是他請客,所以他給山巖買了一瓶牛欄山。
山巖根本就沒開。
“我和巖哥說好了,以后在家里,要是不請客我們就不喝酒了。”江魚笑瞇瞇地解釋道,“家里三個孩子看著呢,我們做家長的,不能給孩子做壞榜樣啊”
聽聽
什么“家長”啊“孩子”的,江小滿簡直牙都要酸掉了
只能說幸虧他們郎山村好多老人家都不會看朋友圈。
否則的話,就江魚這嘚瑟勁兒,還不得一天發個十幾條朋友圈曬娃
不就是有了三個乖巧可愛的女兒嗎
瞧把他給嘚瑟的,尾巴都快翹上天了
吃完飯,江小滿也沒急著回去,干脆就借著江魚家的堂屋準備開直播賣蜂蜜。
“小魚哥,你給我搭把手吧,順便看看怎么做直播,等以后你的賬號粉絲多了,你們家的巖蜜你可以自己賣,到時候我幫你發快遞。”
江小滿選在江魚家開直播,其實也是想趁機教教他。
這是他在板栗溝那邊學到的。
一個地方的電商產業要想發展起來,單靠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讓更多人加入進來,這樣才能形成集群效應。
大號帶小號,不光是為了豐富內容,吸引更多粉絲,也是為以后的周邊產業發展積蓄力量。
郎山這邊的資源并不比板栗溝那邊差。
板栗溝有大片的野生板栗林,他們這里也有漫山遍野的野茶樹。
板栗溝那邊可以發展林下菌菇種植產業,他們這里也可以發展土蜂蜜產業。
板栗溝能做高端民宿,他們這里早晚也可以。
飯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點點做。
如果說他們郎山有什么比不上板栗溝的話,那就只有領頭人了。
他們缺少一個像山榮老村長那樣有膽識、有魄力、有威信的領頭人。
本來百川叔在威信上是肯定夠格的,但他老人家一心扎根基層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