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父皇真來了,本宮還要奏請說嫻嬪教子無方,若是皇貴妃忙不過來,不若給月妃撫養,省得養出個歪苗子。”
殿內少年的聲音一句又一句,一句比一句放肆。
這事兒誰聽來都覺得古怪,最為跋扈驕橫的太子殿下,竟然也說旁人是歪苗子。
皇帝臉色從憤怒變得平靜,皺著眉看著殿門,斜眼看了一眼嫻嬪,拂袖而去。
他倒不是相信太子,偏頗太子,而是不知這事是八皇子挑釁在先。
嫻嬪來告狀時只說是八皇子九公主與五皇子玩鬧,太子殿下出現格外蠻橫。
他想起了已逝的淑貴妃,那個女人也是他曾經愛過的寵妃,他若是不喜歡,又怎會把她捧到貴妃之位,她生下的孩子也格外聰慧,他當初甚至還動了想要立他為太子的心思。
只可惜孩子病傻,美人薄命,太子那一番話也不無道理。
不過最終決定讓他離去的是太子那句放到前朝去評論,這是他的家事,何必升為國事,且就太子這不饒不休的態度,想必他去問責免不了一番糾纏,屆時尚書令接機發作,那便不是他想要看見的局面了。
嫻嬪臉色微白,也跟了上去。
殿外的宮人跑進了殿內通報,藺綏坐在主座上,手掌撫著茶盞,低頭冷笑了一聲。
這事兒如他所料,皇帝不僅僅是忌憚尚書令,還有另一個制衡的原因。
皇帝雖然想廢太子,但他還未想好要從剩下的哪個兒子里選出繼承大統的人,除去慶王今年十九歲,剩下的孩子年紀都小,他還想多觀察觀察。
因此他想廢太子,也要在一個恰好的時機去廢除,他內心也是擔憂,如若沒有太子制衡,慶王會將其他孩子壓制的很慘。
“扶疏,去請太醫,這模樣瞧著礙眼。”
藺綏擺了擺手,倒是不急于將他們請回鐘毓宮。
燕秦跟著扶疏離開殿內,跨出門檻時回頭望了一眼。
此時已到了快要用晚膳的時候,外邊瞧著還是天明,店內宮人還未點亮燭火,一片朦朧晦暗。
錦衣華服的太子就坐在里邊,一雙眼亮如寒星。
他分明這樣年輕,卻讓人覺得暮靄沉沉,蒼涼孤寂。
燕秦的腦袋似乎被人輕敲“嗡”了一聲,有些空茫,說不出是何種滋味,轉過頭一步步朝外離開了。
許久后的某一天,燕秦想到這一幕,覺得當時應該回頭去藺綏身邊才對,即使沒有緣由。
晚膳時,依舊是藺綏先用飯,燕秦吃剩下的。
燕秦早已習慣,甚至能夠從今天的食物分量來推測藺綏對哪道菜格外青睞,胃口好不好。
一旁的寶酥上了藥揉了臉,雖然她臉依舊腫著,但仍然盡職盡責的跟在燕秦身邊。
她瞧見這一幕,心里更難過了,不僅僅是因為主子要吃殘羹冷炙,而且還要表現得如此甘之如飴。
不過這里寶酥但是會錯意了,燕秦歡快的很,畢竟東宮的食物可比鐘毓宮的好得多,藺綏又挑剔,他的吃食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夜里,扶疏提著燈籠為燕秦引路。
“太子殿下并未吩咐你們住哪,奴婢便擅自主張安排你們住偏殿,殿下隨奴婢來吧。”
“扶疏姐姐,我不住太子哥哥身旁嗎”
燕秦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打算自個兒抱著被子在太子床邊打地鋪了。
扶疏糾正過燕秦的稱呼,但稚子般的五皇子依舊這么稱呼她,她也就隨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