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蘇秋雅和柳延波就這么看著張二爺駕著牛車走了。蘇秋雅倒不是真的想坐牛車,而是認為大房那邊太過奢侈了,一刻鐘多就可以的路,還要租牛車,這都是要花錢。
“沒事,我陪著你,一起走。”蘇秋雅知道柳延波在不高興什么,她的這個夫君還是很關心她,“要是我們坐了,指不定就說我們占便宜,后面還得還回去。”
蘇秋雅就想到柳玉蓮的東西這個要賣錢那個要賣錢,就沒有說送給兄弟的。蘇秋雅不認為他們這些人就占便宜了,到了年底,他們還得給柳父養老錢。
“難為你了。”柳延波想自己的親人比較復雜,蘇秋雅嫁給他都沒有過上什么好日子,還得出來賣東西。
“只要一家人好好的,那就沒什么。”蘇秋雅笑著道,“今晚,給你和娘炒肉吃。”
他們不是什么千金小姐和侯府公子,還是比較經常吃肉。蘇秋雅不是一個愿意委屈自己的人,他們賺錢了,也該養好身體。攢錢也要攢錢,等攢到足夠的錢,他們就到鎮子上買鋪子,直接住在鎮子上,偶爾再回來這個村子就行。
再說了,他們原本就不是這個村子里的人,是流放過來的,對這個孫子也沒有什么感情。
“別為著一些不相干的人氣壞了身體。”蘇秋雅就是認為大房的人就是不相干的,若是真的有人打到大房那邊,她也不可能跑出去。
張二爺駕著牛車到柳家大房,他倒也不認為柳父沒有讓蘇秋雅坐上車有什么不對的。柳父還活著,那些人就嚷嚷著分家,若是自己,自己必定也不高興。
“你們家的這個棉花應當不錯,回頭,我就讓我媳婦做成襖子。”張二爺笑著道。
張二爺原本沒有打算買的,可是瞧見張寡婦等人買,他就買了一些。張寡婦那個人無利不起早,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帶其他人去買棉花,張寡婦也怕被別人折騰,這只能說明那些棉花應當有點用處。
十五文錢一斤就十五文錢一斤,要是小孫兒能穿得暖少生病,那就好了。
小孩子要是生病就容易夭折,張二爺這些人主要還是為了孩子考慮。
“就剩下百來斤棉花了。”柳玉蓮開口,“明兒賣一下,估計就沒了。”
主要是今天是趕集,加上張寡婦又帶了一波人去,帶動不少人買,本來就不多的棉花剩下來的就更少。
“不等下一次趕集去”張二爺問。
“不等了,明天去瞧瞧,能賣完就賣完,沒賣掉的話,就送縣城里去賣。”柳玉蓮道,“就那么一些,總能賣掉的。”
“也對,沒有多少。”張二爺點頭,隨即就回去了。
柳玉蓮今兒還沒有了一些米面、肉之類的,謝婆子給家里做飯,也不好總去小鎮上買東西,來回走路要一刻多鐘還好。主要是謝婆子的年紀也有些大了,就不好總是拿那么多重的東西,要是買少點還好。
家里包括謝婆子,六個人,總得要吃不少東西。這還是柳延敬去軍營的情況下,要是柳延敬在家里就得要更多吃食。
“總是這么來來回回搬東西,還真是不容易。”柳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