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姨娘當然知道種地很難賺到錢,可是他們不種地,去喝西北風嗎
柳玉蓮見柳父十分不開心地回來,她一點都不意外。她的這幾個庶出的兄長,一個個都有他們自己的心思,不是每一個人都肯努力向上。
“爹。”柳玉蓮在柳父的面前放了一碗雞湯,這是今天燉的。
今天早上的時候,謝婆子就去買了兩只雞。一只做成燒雞讓柳父帶去軍營,另外一只就是燉了,正好讓家里的人補補身子。
柳玉蓮在吃食上一點都不小氣,倒也不怕村子里其他人嫉妒。村子里的人早就習慣這些流放的人一開始吃得各種好了,等一段時間,流放的人就不大可能繼續吃得那么好,就開始節衣縮食。
“先吃飯吧。”柳玉蓮道,“您也累了一天。”
“哪里有什么可累的,就是牛車不好坐。”柳父更喜歡騎馬,便是坐馬車都好許多。
富貴人家的馬車里有各種墊子等,而窮人家的牛車就是光禿禿的,人直接坐在車上,還得吹風。
柳父也知道他們現在能坐牛車已經不錯,有的人家就是走路去的,要是真走路,那就難了。弄不好的話,腳底還得起水泡。
柳父的年紀也大了,哪怕以前上過戰場,那也是以前。他現在的身體沒有那么好,太過勞累也容易生病。
“東西也都送過去了。”柳父想到大兒子,臉上帶有笑意,好在大兒子知道奮斗,就是上戰場難免會有危險,“還有幾只用草編織的小玩意兒,讓清云和囡囡玩玩。”
他們來到這邊之后,也沒有什么玩具。柳父手里拿著一些錢,卻也不敢隨意把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年后,清云就去鎮子上讀書。”柳玉蓮道,“鎮子上有一個不錯的教書先生,正好要過年了,明兒就帶些東西送過去。”
柳玉蓮想著教書先生不容易,有的夫子比較貧窮,過年不一定就能過一個好年。她讓人打聽過了,那一位夫子姓李,李夫子是一個舉人,按理說舉人沒有考中進士,也能去謀官。
但這個李夫子沒有去謀官,而是回到老家當教書先生。鎮子上還有別的教書先生,有的人把孩子送到縣城去,還有就是李夫子的名聲不大好,以至于到李夫子那邊讀書的學生少。
其實李夫子就是娶了一個寡婦為妻,那個寡婦是當地的一個還算富貴的家族的媳婦。那個家族就認為寡婦沒有繼續守寡而是嫁人,讓娘家和婆家都丟臉。
如此一來,那個寡婦是再嫁了,可名聲不好,也拖累了李夫子。李夫子倒是不覺得這有什么,依舊跟寡婦妻子在一起。
若是柳玉蓮沒有讓人去打探,興許跟一些人那樣認為李夫子不好。
“鋪子連著住處,容易有聲響,不好讀書,也不好休息。還得買一處單獨的宅子。”柳玉蓮道,“昔日孟母三遷,我們沒三遷,也不好遷,那也得給清云換個好環境。”
“明天去看看,以后,我去接他上下學。”柳父拿起筷子,“你也不必太操心,你這個當姑姑的,做得很好了,比為父做得還要好。”
柳父不是耳根子軟的人,不可能說要讓大房多幫襯其他的庶子。他帶帶孫子才好,別沒事盡給家里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