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木疙瘩怎么了,能疼媳婦就好。”村長夫人道,“正巧,我娘家這個姑娘也識得幾個字,她讀過書的哥哥教她的。你們要讓她做事,也方便一些,就是她寫的字可能沒那么好看。”
有不少人家的孩子都跟他們讀過書的兄長學過幾個字,只不過這種學習,都是很淺薄的。但對于鄉下人而言,能認識幾個字,那也是極好的。
“她若做得好,等他們成親之后,就讓他們小兩口去莊子上。”張寡婦道,“景寧侯、侯夫人、縣主,他們都是極為不錯的人。”
“是。”村長夫人點頭。
“我的年紀也大了,也不是都得掐著錢的人,家里那些人藏錢,也都沒讓他們拿出來。”張寡婦道,“你說,讓他們每個月交點錢不就成了么,要他們全部拿出來,這怎么可能。我們年輕時候給人當兒媳婦的時候,不也是偷偷藏著么。”
張寡婦在村長夫人面前說了不少話,她是挺稀罕這一門親事的。重要的是史家姑娘能干,張寡婦還想讓史家姑娘生下聰明一點的曾孫。
石元村的不少人都知道張寡婦家和村長夫人的娘家要結親了,他們都頗為感慨,他們以前哪里能想到張寡婦家還能跟村長夫人的娘家結親呢。
這張寡婦家真真是要起來了
張寡婦家不錯,再看看柳家的其他庶出的幾房。
村里的人認為柳家的其他庶出幾房其實也不算差了,柴姨娘的女兒柳芳跟知府家的親戚定親,柳家二房在鎮子上買了鋪子,三房在二房那邊幫工,就是四房稍微差一點。
可鎮子上不少人都知道柳延慶夫妻,那些人都不敢跟柳延慶賭,生怕被柳延慶的妻子林曉婉給剁了。
三房,林曉婉就住在村子里,又知道三房的柳延遠的妻子流產了,她又怎么可能不過來。
“三嫂。”林曉婉沒有給這個三嫂送什么雞湯,就是過來幫著做一些簡單的活。免得那些人都沒有理會柳延遠的妻子,讓這人餓著肚子。
“過兩天,就搬去鎮子上住。”柳延遠夫妻已經打算好了,他們還想要孩子,總得先養好身體,“等芳姐兒出嫁前再回來。”
林曉婉一聽,也就知道三房這對夫妻打算讓柴姨娘和柳芳繼續住在村子里,而柳延遠夫妻住在鎮子里。
“租好宅子了”林曉婉問。
“沒有。”柳延遠的妻子搖搖頭,“就是先住在二哥二嫂那邊。他們新買的鋪子后院大一些,也有空房間,就讓我們先住一段時間。”
這提議還是蘇秋雅說的,蘇秋雅本來是想讓柳延遠夫妻出去租房,可她又想送人送到西,干脆就讓他們在家里住上個把月。
蘇秋雅認為這么做,三房必定念著二房的好。蘇秋雅是一個商人,不喜歡做慈善,她那么做,也是想讓三房多感恩他們。
“也好。”林曉婉不多說了,二房總是對三房那么好。
林曉婉每一次見蘇秋雅,都覺得蘇秋雅是一個非常精明的女子,這樣精明的女子不可能隨隨便便讓妯娌住過去。要知道妯娌住在一個屋檐下,難免就容易有矛盾,蘇秋雅可能有其他的想法。
不過這不是林曉婉該管的事情,她就管著自己這一房。
“你們要是有事,就說。”林曉婉道,“我家是沒有多少銀子,還是能做一些力氣活。”
“好。”柳延遠的妻子點頭。
等林曉婉回到家里,就瞧見趙姨娘在院子里洗菜。
“娘,家里還有一些錢吧”林曉婉道。
“不是你管著嗎”趙姨娘有些緊張,林曉婉要做什么。
“就是問您藏了多少錢。”林曉婉道,“您也看到了,大房的那些西瓜有多好,賣的也不便宜,還是有不少人去買,還運去府城賣。過一段時間,他們家的葡萄也要成熟了。我們家,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林曉婉在村子里走動的時候,可沒少聽那些人說張寡婦家現在多好,張寡婦家不就是跟著柳家大房做那些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