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就先把錢送來,他可不敢吞了這些錢。
柳玉蓮找書館印刷書的時候,就直接在上面用皇帝給她的封號,筆名就是榮寧。
榮寧比玉蓮好聽多了,柳玉蓮有時候還覺得自己的名字有些嬌。還有就是玉蓮兩個字比較女氣,這又是一個男權社會,要是那些男子認為書是一個女人寫的就不買,那不就很可惜。
因此,柳玉蓮直接用榮寧縣主的身份跟書館的東家合作,這個東家是在府城開書館的,不是在鎮子上開書館。鎮子上的書館做不了那么大的生意,鎮子上的書館主要也是從外面進書,還有就書院的學子抄書,基本上不自己去印書。
“好賣就好。”柳玉蓮看了那些銀票一眼,她總算又有不少收入。
“縣主若是再有其他的書,可以在我們書館賣。”東家道,“這一類的書也是極好的。”
“有關于種地的。”柳玉蓮道,“不過應當沒有什么人買。何況,我又是雇人種地,寫出來的書,估計也沒人買。”
柳玉蓮想多少農民都沒有去學什么農業知識,都是靠著他們祖輩經驗去種地。
她要跟那些人說什么,說板栗樹木剪枝,葡萄疏果嗎
后世,有就科技特派員下鄉就教導農民如何種植果樹,比如一片竹林,要想讓竹林產筍多,還得給竹林施肥,不能讓竹子太密等。
柳玉蓮認為自己寫出一本關于葡萄的種植方法還行,要是每一種都寫過去,那不可能。她又沒有種過所有的果樹,也不知道所有的果樹都該如何種。
“就是試一試,就寫葡萄的吧。”柳玉蓮道,“只是尋常百姓應該看不大明白,也許可能覺得難以接受。但是他們試過之后,就知道了。”
一大串葡萄,葡萄顆粒多,那么葡萄需要的營養也多。顆粒太多,顆粒就容易長不大,也得疏果。
“那些莊稼漢家里也沒有幾個人認識字的,還是得有人教導他們,他們才知道。”柳玉蓮想了想,不如把這一本送進京一本,朝廷也有司農。
朝廷相關部門實驗之后確定有用,也許朝廷就讓人去教導那些百姓們如何種植葡萄。
“縣主只管寫就是。”東家道,“印多少本,能賣出多少本,那都是我等的事情。”
這個東家認為榮寧縣主出的這幾本書都是很有價值的東西,民以食為天,哪怕不是種植小麥、水稻的,而是種植水果的,也有人愿意看。便是沒有那么多人買,能有少數人買,那也是成功。
東家不是鉆進錢眼子的人,他想若是他們書館在這一方面做得好,多賣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書,指不定官府還覺得他們不錯。
“行。”柳玉蓮跟書館的東家說好,那么刀槍不入的絲線的制作方法也可以拿出來。
這種東西也沒有必要成為秘密,那些富商也可以制作。商人走南闖北的,也有遇見山匪的時候,要是他們有護甲,指不定就保下一條性命來。
那些富商要是有錢就去制作,反正他們沒有制作護甲,也會把錢耗費在其他的地方。不是每一個富商都會去修橋鋪路,不是每一個商人都熱衷做慈善。
皇帝沒有要求柳玉蓮要保密,本就意味著柳玉蓮可以把這些內容印刷成冊拿出去賣。
朝廷要是大興土木,耗費的銀錢還更多。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刀槍不入的護甲,柳玉蓮琢磨著要不要拿出來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