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國公府,老夫人那么說,不是針對莫氏,而是莫氏本事將門女,哪怕莫氏的母親是讀書人家的姑娘。那也不代表莫氏就能管好一個大家,老夫人希望莫氏以后能做好當家主母。
既然老夫人讓孫子娶莫氏,就沒有想著再讓人取代莫氏的地位,就得安排人多教導莫氏。
“等她從娘家回來,就開始。”老夫人道,“你進門的時候,也學了不少時間。”
“是。”成國公夫人應聲,“兒媳先放些事情讓她做。”
“對,不讓她做一做,又如何知道她會不會做,會不會做錯。”老夫人認為成國公夫人的想法不錯,“我們府里的東西多,世子繼承爵位,以后是繼承大半的家產。當家主母就該大氣一點,別隨隨便便就被人影響。”
“是。”成國公夫人哪里敢說老夫人說錯了,她就聽著。
等莫氏回到婆家,成國公夫人就找了她,說要找一個宮里的嬤嬤教導她的事情。
“都聽母親的。”莫氏連忙道。
“我當年嫁過來時,也是如此。”成國公夫人解釋,免得莫氏心里有氣,“以后,這個家都歸你管,你是當家主母,管的東西多,人和物,你都得注意。外出參加宴會,你都得去。那些人之間的關系等等,你都得學學。”
一個當家主母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當家主母又不是成天只管著她們的夫君納妾不納妾的,要管的事情非常多。
“兒媳是該多學學。”莫氏早就知道了,她嫁進成國公府之后,就發現成國公夫人和老夫人都做得很好,甚至庶子媳婦都是比較有規矩的。
從氣質,從行事方式,莫氏都回到自己不如一些貴女。她是成國公府的世子夫人,當然就得多學習,免得以后出去讓人笑話,也免得把家里管得亂七八糟。
自打莫氏把那個丫鬟送回娘家之后,身邊的丫鬟就不敢再在莫氏的面前多說挑撥離間的話。
待莫氏在丫鬟的攙扶下回院子時,大丫鬟還道,“國公夫人還是極為重視夫人的。”
“我的身份本就不高,他們原本可以選擇身份更高的女子,也能選好他們所想要的女子。”莫氏道,“莊子的人,讓他們把藥草種好,不必送過來。”
莫氏是去研究過醫書,不過她的醫術沒有那么強。她本身也不是多熱愛醫術,是喜歡何錫辰才去研究。
如今,何錫辰的雙腿好了,莫氏也嫁過來。莫氏認為自己沒有必要每天都在院子里曬藥草,免得讓人認為她那么做是為了提醒成國公府的人,她曾經很努力地研究醫書。
她曾經那么努力地研究醫書,那又如何,她根本就沒有研究出來什么,沒有幫上何錫辰。
既然她沒有幫上何錫辰,那么她再那么做,就顯得刻意,也讓其他人覺得她不好。
“以后,看看賬本,要是有需要,再讓他們送過來。”莫氏在娘家的時候,就有讓莊子的人把藥草送到她的院子,現在沒有必要。
“早就吩咐他們。”大丫鬟道,“姑娘真不研究那些藥草了”
“我在這一方面本來就沒有什么天賦。”莫氏道,“師父也說過,就我這樣的,治治小病還可以。那些大病,復雜的,我就不行了。”
只是莫氏當年不甘心,就是要多學習,多認識草藥,還讓莊子的人種草藥。她嫁到成國公府,莫家就把那個種了藥草的莊子給莫氏當陪嫁。
“哪里能想著這也行,那也行的。”莫氏道,“如今的日子不好過嗎”
莫氏認為該放棄的時候該放棄,不能一直想著怎么學習醫術。這天底下又不少她這么一個大夫,她在醫術方面天賦不高,又嫁人了,那么她就去做別的事情。
明明知道沒天賦,還非得去做,而不顧家里,那可不行。
莫氏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若是她沒有出嫁,若不是她以后要做當家主母,那么她確實可以不管那么多,可以繼續學。可她不是,她是世子夫人,以后要成國公夫人,那么她就不能任性地去做那些事情。
梅家,梅二少夫人寫了信去西北之后,就等著她的親弟弟給她想想辦法,想著她的親弟弟會不會去找景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