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柳玉蓮早就知道古代的人成親早,可當她看到那些十一二歲的姑娘開始相看對象的時候,她還是覺得很震驚。
“你不用說親,你已經有了婚約。”柳母道。
“知道。”柳玉蓮回答,“女兒可不是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的。”
在這個社會,一個弱女子也不能那樣。倒是那些男子可以合法的三妻四妾,那些男人過得真是逍遙自在。
縣城,柳延波回到家里,看到了蘇秋雅給他那些羊毛衣和棉衣。蘇秋雅已經把衣服都洗過,晾曬干了。
蘇秋雅不知道多少人觸碰過店里的成衣,她把衣服買回來之后,就把那些衣物都拿去清洗。
“別總是耗費這么多錢去給我買衣服,你也該做幾件衣服。”柳延波道。
“天天在鋪子里干活,哪里用得著那么多衣服。”蘇秋雅道,“要是在干活,也容易弄臟了。”
“出去玩的時候可以穿得好點。”柳延波握住蘇秋雅的手,“別總給我買,羊毛衣、棉衣的,這都算是新出的。聽說府城里又出了羽絨服,估計是小妹又在搗鼓這些東西賣。要是我們總去買,得耗費多少錢”
柳延波知道蘇秋雅不是很喜歡柳玉蓮他們,他就想著他這么說,那么蘇秋雅就能少買給他一點。
“改天再給你買羽絨服。”蘇秋雅是不大喜歡大房的人,這不代表她就跟自己過不去。那些東西好,那么他們就能買,“你只管好好讀書,不用管這些。”
柳延波下課后也會幫著家里做一些事情,蘇秋雅認為柳延波也很辛苦。那些富貴人家的公子,他們讀書就是讀書,回家之后也不用幫著家里做這么多事情。
“不是,我不要。”柳延波道,“我是男人,沒有那么怕冷,你跟娘買兩件穿穿。”
“你要是沒有,娘也不可能要的。”蘇秋雅道,“娘為了你,起早貪黑的,手也粗糙不少。娘不像我以前干的多,我倒是還好。這樣吧,到時候都買。”
蘇秋雅想錢是賺不完的,該花錢的是就該花,不能不花。
大房那邊的人確實懂得賺錢,這些保暖的衣服,稍微有點閑錢的人就想買。樣式好看不看不要緊,重要的是那些東西保暖,且又是新出的,多少人都以能穿著那些東西為榮。
“那都買。”柳延波舍不得家里的人受苦。
京城,梅翰林收到了景寧侯的信,柳延波沒有仿寫,也沒有涂抹掉和離的字眼,就是把景寧侯寫的信原封不動寄給梅翰林。
梅翰林沒有調令,沒能謀到一個出京的官職。他最近很頭疼,今年不成,那來年呢,要是他不出京當官,那么他就別想升上去。當翰林的人,要是一輩子都在翰林院,怕是沒有什么出息。
“以后,讓江氏多注意著點。”梅翰林不能讓兒子寫放妾書,景寧侯還在西北,等景寧侯回到京城時,江氏就只是二兒子一個普通的妾室,那么景寧侯也不好多說很么,“她就是一個妾,該給正室夫人請安就該去,也不該太過自得。”
“是。”梅夫人應聲,“他們不是在西北嗎”
“他們在西北,也能知道這邊的事情。”梅翰林道,“誰不會寫信呢。”
梅翰林就怕景寧侯讓別人對付他們,他還想著以后能謀官。他還得回信,得誠誠懇懇地道歉,不能讓景寧侯認為他們沒有把這一件事情放在心上。
因著景寧侯的信,梅二少爺最近對梅二少夫人好了許多,去江氏那邊的次數都少了。
先前,梅二少爺還跟梅二少夫人吵架,說什么父親沒有調令了,就是因為梅二少夫人鬧騰。梅二少夫人才不認為是自己鬧騰的緣故,分明就是梅家娶平妻的緣故。
上面有人壓著,梅二少爺就不敢跟妻子多吵架,也不敢多去江氏那邊。
江氏見梅家人這么對待她,冷落了她不少,她哪里可能高興。她再不高興,卻也知道梅家人怕景寧侯府,她得忍著。
“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江氏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