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里衣吧。”柳延波點頭,“做鞋襪也成。”
柳延波的想法跟蘇秋雅差不多,就不覺得大房會給多好的布。
在京城的時候,柳延波認為柳母會給好一點的布,那是因為侯府有錢。而現在,侯府就是一個空架子,柳母哪里有那么多好東西給他們。
石元村,張寡婦的臉上帶著笑意,三輪車還是真好用,他們家最近拉了不少年貨出去賣,都賣了,就這大半個月的時間都快賺了二兩銀子。
張寡婦想正月的時候沒有那么多年貨好賣的了,走親戚的時候,也不用帶那么貴的東西。但是正月里成親的人不少,到時候也有人借三輪車,這租三輪車都要錢的。
張寡婦算過了,這三輪車的錢很快就賺回來。幸好她買三輪車買的快,趁著快過年的時候賺一筆。要是等到年后買,他們就沒有那么快把本錢賺回來。
一頭牛的價格要十兩銀子,官府還時常讓人來看耕牛,確保他們養好了牛。要是他們沒有養好牛,不一定就能保住手里的牛。
三輪車是死物,倒是沒有那么多講究。只不過三輪車這種東西還真的就取代不了耕牛,耕地的時候還是得用耕牛。
“把這些肉都放起來。”張寡婦家里還養豬,今年過年就直接殺了一頭豬,留下了好幾十斤的肉,其他的肉就拿出去賣。
張寡婦以前很少這么大方的,她都是把一些東西藏起來,也不可能讓那些人吃那么多。
張家人看到張寡婦的動作,看到她留下那么多肉,他們都很開心。這說明他們能多吃一點肉,他們本來就想著他們今年干了那么多活,能不能過一個好年。
主要是張寡婦這個人很小氣,喜歡攢錢。這也不怪她,她原本就是一個寡婦,辛辛苦苦把家里的這些人拉扯長大,不當家不知道當家的苦,她攢錢也是為了不時之需。
孩子總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錢。
若不是今年賺的錢多,張寡婦也不可能如此大方。
“再去殺雞鴨,一只就行了。”張寡婦才不管家里到底有多少人,有他們吃的就不錯了,怎么,他們還想吃很多
張寡婦不可能讓他們多吃,家里的雞鴨還得拿去賣錢。
“知道了。”張寡婦的大兒子哪里敢多殺雞鴨,家里十幾口人呢。他們稍微分一下就沒了,到時候就多喝點湯。
張寡婦拿了一斤豬肉去張村長家,還送了一斤肉去張族長家。她是個寡婦,以前也曾經得到村長和族長的幫襯,賺了錢,給他們家送點東西,那也是應該的。
“怎么不留著你們自家吃,你們家里那么多人。”村長夫人笑著接過那一斤豬肉。
“他們有得吃。”張寡婦道,“這不是他們今年干的活多,特意多留了一些。”
“你們家起了新房子,又買了三輪車,多少姑娘都想嫁進你們家哩。”村長夫人道,“隔壁村的,好幾個村的,他們都想著。”
“瞧瞧,看看哪家姑娘能干活。”張寡婦就是這么一個態度,她讓孫子娶媳婦,又不是讓那些人來家里享受的。
張寡婦不敢想自己家里有一個什么事情都不會做的孫媳婦,那樣太可怕了。她沒有想著給孫子娶鎮子上的姑娘,就想著得給孫子娶能干的孫媳婦。
他們家又不是多會讀書的人家,也沒有出秀才老爺。他們主要就是地里刨食,哪怕去給榮寧郡主管莊子,那不也是要下地么。
張寡婦不希望家里來一個不懂得做飯不懂得下地的女子,那個姑娘可以不是很會干地里的活,那就是要會其他的。
“要是有能干活的,幫我家留意留意。”張寡婦道,“模樣好不好不要緊,模樣、身段,又不能當飯吃。等她們生了孩子,指不定就變成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