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說話
柳玉蓮覺得自己沒有什么好說的,她又不可能幫助梅三少夫人做決定。她不是蘇秋雅,不可能去給梅三少夫人解決那些問題,也不可能一直盯著梅三少夫人,她又不需要討好梅三少夫人。
蘇秋雅在原著里會做那么多,那是因為梅三少夫人是柳延波一母同胞的親姐姐,還有就是蘇秋雅這個人有些憤世嫉俗。蘇秋雅本身就是原配的女兒,她總喜歡各種思考,她嫁給柳延波之后,又喜歡站在青姨娘這個妾室角度去想,站在庶子庶女的角度去想。
總之,什么角度對蘇秋雅有利,蘇秋雅就站在什么角度去想。蘇秋雅喜歡好名聲,比喜歡別人說她,她都到京城了,當然就得解決梅三少夫人的事情。
柳玉蓮不是蘇秋雅,她當然就不可能去折騰那些事情。
“我能說什么”柳玉蓮問,“我不是你的奴仆。”
“說什么話,我可是你的姐姐”梅三少夫人強調。
“什么姐姐大難臨頭,從沒有想過見一見妹妹的姐姐嗎”柳玉蓮對梅三少夫人的觀感不好,她可以接受這些人不多幫襯他們,卻不能接受這些在他們情況好了之后,這些人又來要好處。
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柳玉蓮才不可能給梅三少夫人好處。
“你”
梅三少夫人的話還沒有說話,就被秦大少夫人打斷,“好了,要是你想繼續待在這邊,就閉嘴吧。”
秦大少夫人認為梅三少夫人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廉恥,梅三少夫人總是想著她自己,別人哪里可能為梅三少夫人多謀劃呢。秦大少夫人不認為自己的小妹的說法有什么錯,小妹又不是因為他們才成為從一品的官。
“”梅三少夫人不滿,可是為了不被趕出去,她就只能少說話。
另外一邊,梅三少爺自然被景寧侯說了。景寧侯又不是傻蛋,哪里可能讓梅家人隨意欺負梅三少夫人。景寧侯沒有想著跟梅三少夫人斷親,梅三少夫人是外嫁女,那不一樣。
要是梅三少夫人沒有了侯府做靠山,梅三少夫人以后的日子更加不好過。
柳母早就預料到景寧侯會是什么樣的態度,所以她才沒有過多說梅三少夫人。世人就是如此,總是有各種理由,去說某一個人其實無辜如何如何,就是要讓人繼續幫襯這個人。
在梅三少夫人沒有徹底惹惱景寧侯的時候,柳母就不可能下狠手。只不過因著梅三少夫人當初沒有去送他們,后面也沒有多關心他們,柳母能借此做一做文章。
柳父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只是柳父更怪梅家。男人和女人思考事情的方式就是這么不同,柳父就沒有想著梅三少夫人有多么不對,還認為出嫁的姑娘難免要受到婆家的刁難,許是梅家人不愿意讓梅三少夫人做那些事情。
可柳母知道,一個女子要是真想關心娘家,那么這個女子就有各種方式。
“是,是,是,您說的對。”梅三少爺根本就不敢反駁柳父。當柳父說梅三少爺的不是的時候,梅三少爺就只能點頭。
等到用飯的時候,大家坐在一塊兒。
梅三少夫人想著景寧侯在,那么自己就可以說幾句話。
“父親,您怎么跟三弟斷親了”梅三少夫人問,“三弟一向很乖巧”
“你要斷親嗎”景寧侯冷下臉。
要說景寧侯對梅三少夫人沒有不滿,那都是假的。偏偏大家一塊兒吃飯,梅三少夫人還要在景寧侯的面前說起柳延波。
柳延波在大房最為困難的時候說分家,還在外面肆無忌憚的說大房的不是,景寧侯自認為要不起這個兒子。
“父親,您說哪里的話”梅三少夫人被景寧侯的話給嚇到了,她根本就沒有想著要跟娘家斷親,“我就是想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誤會,總不能任由母親說吧。”
“你就是這樣敬重嫡母的”景寧侯顯然對梅三少夫人很不滿意,柳母是景寧侯的發妻,柳母還跟著景寧侯一塊兒吃苦。其他妾室都恨不得跑遠,景寧侯又怎么可能讓梅三少夫人繼續說那些話,“你們吃飽了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