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貴妃震驚,后宮的其他妃嬪都挺震驚的。她們都沒有想過岑嬪會這么死去,哪怕岑嬪留有血書,這都不應該啊。只是她們根本就不知道血書的內容是什么,岑嬪總不可能在血書里控訴皇帝吧
岑嬪怎么可能不在血書里控訴皇帝,要是不控訴的話,不慘烈一點,怎么顯得出她死亡的價值。
岑嬪在冷宮里待了很長一段時間,身邊的宮人又背叛了她。岑嬪知道她不大可能從冷宮里出去,她不想就這么無聲無息地去死,她要讓眾人知道她做出的犧牲,知道岑家女有多么不一樣。
于是岑嬪死了,岑嬪在血書里控訴了皇帝好幾條,一、皇帝不是忠奸,皇帝怎么能讓岑老爺子一直停職呢;二、岑家女一向都是貴女的典范,皇帝這么對她,就等于讓天下的女子都覺得岑家女不好,讓那些女子覺得女子不該三從四德;三、皇帝竟然讓女子當從一品的官員,這也不該
岑嬪列出了好幾條,除了這些。岑嬪還在血書里寫貴妃謀害先皇后,貴妃的兒子不堪為太子。
總之,別人都是錯,岑嬪都是對的。
當皇帝看到岑嬪寫的血書之后,嗤笑,岑嬪的性子果然沒有變。
若不是皇帝知道岑家是怎么教導女兒的,或許皇帝會覺得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呵呵,岑家可是教導過女兒,在實在不行的情況下,她們可以用她們的生命去謀取機會。
其實不只是岑嬪,還有其他岑家女,有岑家女就在婆家撞墻的。只不過撞墻的岑家女沒有死,那個婆家的人被嚇住了。
岑家女就喜歡說那些對她們有利的話,至于別人,那都不是頂頂重要的。在關鍵的時候,她們還會睜眼說瞎話,反正損害的不是她們自己的利益。
“三皇子”皇帝看到岑嬪的血書,他就知道岑嬪還是想讓三皇子登基。
若是三皇子登基,那么三皇子就能追封岑嬪為太后,也算是皇后。
皇帝哪里可能相信岑嬪的話,他早年就調查過了,分明就是岑嬪和岑家人用那些流言和權勢壓垮皇后的。皇帝當年確實也多寵著貴妃一點,那也是想讓貴妃給皇后擋一擋槍。
只是皇后終究還是沒有撐住,皇后曾經還對皇帝說她對不住貴妃。皇后何嘗不知道皇帝對貴妃的好帶有算計,皇帝用貴妃對付賢妃。
貴妃本人也知道,只不過貴妃不在乎。貴妃早就知道皇帝不可能寵著她一個人,她在后宮就不能去期望什么情情愛愛的,反正皇帝多到她這邊,她也有獲得好處。
“讓他把他的那個側妃接回去吧,身體病了,怎么合適繼續在莊子上繼續待著呢”皇帝道,那個側妃病重,回到三皇子府休息一陣子,若是她不懂事,她就去陪岑嬪吧。
岑嬪在血書里就有說讓三皇子把側妃接回去的事情,皇帝真心覺得岑嬪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是喜歡他,岑嬪對他也不是多三從四德。岑嬪最在乎的就是利益,岑嬪還能用她的性命做出這樣的事情。
真是可笑
岑嬪以為她是朝堂上的御史嗎
皇帝沒有燒了那一份血書,他就是讓三皇子進宮,把血書交給了三皇子。皇帝不怕三皇子用岑嬪的血書去說貴妃和太子,皇帝打算直接下旨說岑嬪不敬先皇后,岑嬪是害先皇后郁郁而終的罪魁禍首,除去岑嬪的嬪位。
當三皇子看到岑嬪留下來的血書之后,他怕了。
對,三皇子首先就是感覺到害怕,他不覺得血書上面的內容都是真的。因為他知道岑家真的有派人刺殺太子,皇帝那么對待岑家沒有什么問題,所以他知道里面有內容不成立,岑嬪也知道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