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大房不肯庇護三房,三房的人還能咬著二房。二房的人要面子,二房的人還喜歡對三房的人好,那么三房的人當然就更喜歡跟著二房的人。
“他們回吧。”林曉婉道,“我們就不去了吧。”
林曉婉不是沒有想著去京城,要是他們去京城,他們怎么過活呢。林曉婉不能去想,要是他們回京了,他們的日子也不可能好過。
“這邊有田有地,回到京城,我們那點錢能夠干什么”林曉婉還知道這一點,“我的娘家人,或許還會來幾次,要是他們看到我們跟大房的關系很普通,他們就不可能再多照顧我們。”
林曉婉知道這一點,那些人都是注重利益的人。他們不能給那些人帶來好處,那些人當然不可能一直幫襯他們。
“也對。”趙姨娘聽見林曉婉這么說,她就安心了。
要知道京城是一個好地方,很多人都想去京城,他們都覺得京城好。
“沒有什么事情的。”林曉婉道,“在西北很好啊,這邊不是還要開鑿水渠嗎以后會更好。”
附近有的村子干旱,正好他們家現在有了不少糧食,他們就想著水多一點,他們能種植更多的糧食。修渠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是長時間的事情,但是當地縣令也有想法。
縣令認為那些百姓們自己有想法,百姓們的干勁兒都那么足,那么他們也得做好。
他們這一片地區還好,這邊靠近高原雪山。那邊有河流流出來,只不過河流經過其他的地方。他們這邊要引水也方便一點,相對而言沒有那么困難。
就怕那種不好引水的地方,那樣的地方開鑿水渠就要很多年。
好開鑿水渠的地方都好,那些人嘗到甜頭,且時間又不長,那些人當然愿意去。
縣令第一次見到那些百姓們那么樂意去開鑿水渠的,他都有些驚呆了。
“快點,到時候還得種秋棉和冬小麥呢。”
“也不知道這時候來不來得及。”
“真真是,他們以前怎么就不說,我們又不懶。”
還有的百姓們覺得是府衙不作為,是他們不早早說修水渠。原先,他們不覺得缺少灌溉的水,可是他們種植的糧食作物、其他作物也多了,這就缺少水了。
這讓他們如何不著急,他們就想著要多一點水,要讓作物高產。
家里就只有一個男丁,沒有出人的,那就得出一些錢。家里男丁多的,他們就去開鑿水渠。
石元村也有人去,趁著最近一段時間沒有下雨,那么他們去挖水渠比較好。
有的人不愿意去,張村長和族長還在那邊說,“人多,就挖得快,人少的少,你們挖個三年五載的,別人都不知道收獲多少糧食了,那是多少錢啊。”
那些人就是想著糧食,想著錢,他們根本就沒有想著要少了這些東西。有好處,那么他們就去做,沒好處的話,他們去做什么。
附近好幾個村子里的人都聯合起來,按照水利司畫的圖紙,這一路上的村子聯合在一起。那么他們就能更快地把水渠開鑿出來,他們擁有水泥,有炸藥,重要的是那些地勢不好的地方,那才慢一些。
中秋節這一晚,大霍氏跟歐陽大人吵了。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吵的,大霍氏拿著一把剪刀插到了歐陽大人的胸口上。好在歐陽大人擋了一下,他根本就沒有想到大霍氏會這么大膽,好在偏了,要是大霍氏把剪刀扎在歐陽大人的心口上,那歐陽大人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