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的比賽就跟狂歡一樣,整個領地都熱鬧個不停,連帶著都拉高了競技場門前那條商業街的整體收入。
最明顯的證據就體現在稅收上。
顧米注意到這點后,便想著以后可以多舉辦些類似的活動,畢竟日子要過,娛樂也不能少。
當然,前提是得在非災難期間才行。
到了比賽的第三天,競技場內反而清冷下來,觀眾席上除了顧米等領地管理層,沒有任何一個領民出現。
這不是因為大家狂歡了兩天之后總于領悟到還有很多活沒干,著急忙慌地跑去干活了,而是因為第三天的比賽并不開放觀看。
與「戰場」不同,「團隊模擬對戰」并無開放觀看的功能。
所以第三天的比賽才沒有觀眾到場。
而艾佛里等人想看見虛擬訓練場里的情況,也需要借助顧米的權限,通過投屏的方式來看見里頭新兵們的對戰表現。
為了考驗新兵們的團隊作戰能力與應對復雜戰況的能力,他們三千五百人總共被分為七支隊伍,一支五百人。
七支隊伍全部被投放進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里,不用懷疑,這場地就是模擬得艾克拉大森林。
因為領地位置的原因,注定了他們的戰斗場地更多地會發生在森林內,所以將這個背景當做比賽場地最適合不過。
顧米給每一支隊伍都投放了一顆很巨大的光球,他們的任務就是守衛光球,并且想盡辦法奪得其他隊伍的光球,或者干脆毀掉別人的光球。
一顆光球代表1積分,被打碎的光球不算分。
獲得光球多的隊伍排名越靠前,最終整支隊伍所能獲得的積分就越多。
反之,就越少。
此外,跟之前一樣,這整場比賽從開始到結束,不會淘汰任何一個人。
也就是說,即便有一支隊伍的光球被奪走或者毀掉,他們也能繼續留在比賽場上,想辦法去搶奪別人的光球。
最終誰能獲勝,就看他們表現了。
七支隊伍,為了方便觀察,被顧米分為了七個屏幕。
此時每個屏幕都映照出他們用最快速度從內部選拔出來的領頭者,這些人都是在前兩天的比賽里出盡風頭的公認強者。
其中包含了那位射箭騎御都很厲害的半精靈少年納珈亞,與那位身手很靈活,在近身搏斗中表現不俗的狐族獸人姑娘胡珊。
另外五位分別是樹人咔穆,他是位很年輕又有朝氣的青年人。
人族丁興勇,他的年紀稍大一些,看面相大約有三十多歲,但體格健壯,身上肌肉線條流暢,看得出其常年有健身習慣。
矮人族狄諾,他與拉卡特體型相似,也是一位盾兵的好苗子。
人族姚漁,這是一位長得很溫婉知性,一看就知道充滿智慧的女性,說實話,看見她的第一眼,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相比起當一名需要在戰場上廝殺的士兵,她其實更適合當一名文職人員。
只有顧米對此持保留意見。
因為在看見此人的第一眼,她就覺得對方沒有表面上所表現得那么無害。
果然,她前面在第一天的比賽上表現平平。
不論是射箭,騎御,還是搏斗,她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在及格線以上,但也就是這樣了。
真正精彩的是第二天的比賽。
技能對轟環節。
這人居然能精準計算出每一個技能的落點方位,攻擊威力,冷卻時間,所需消耗的智力值,智力值恢復時間等等,硬生生靠著才10級的實力,加上三個白級技能,輪著將三位擁有黃級技能,且實力等級比她高的對手轟下臺。
真正演繹了什么叫作沒有無用的技能,只有不會用的人。
從那時候起顧米就對她很是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