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米面前展開了一面巨大的虛擬屏幕,上頭所顯示的便是如今整個領地的俯瞰地圖。
這地圖很智能。
她可以通過手動或者意念操控,來讓其變成平面立體的樣子,構建出一個虛擬的領地模型,也能隨意放大縮小某一處,方便仔細查看一些地方的情況。
此時,地圖上所顯示出來的領地模樣,就像是一位得了斑禿的人腦袋一樣,頭頂上的頭發一塊有一塊無,一塊稀疏一塊密集的,看著有些
不那么美觀。
這是顧米的鍋。
她之前只一心增加領地內的居住型建筑的建設,好讓領民們都有個正經地方住,卻因為時間比較緊,都是一股腦地將建筑搭建在有空位的地方上,沒怎么用心規劃,自然看起來就很有些亂糟糟的。
這會兒顧米正在彌補自己之前的過錯。
意念探入面前的地圖上,將居民區的一棟棟房屋都稍稍調整了下位置。
建設在空地上的房屋整整齊齊地羅列成一排排,房屋與房屋之間不再留間隔,都讓他們緊密地跟左右兩邊的鄰居排在一起,盡量多節省些空位出來。
每排房屋前后所設立的街道,顧米都給人留寬闊一些,是可供兩架騎獸馬車一起通行的寬度,而在一排屋子長到一定程度時,則會增加一條能貫穿前后兩條街道的小巷,方便領民們通行。
小巷說是小巷,但實際寬度也不小,是足以容納一輛騎獸馬車在里頭穿行的程度。
如果有個別不愛走路的領民若能養得起騎獸馬車的話,就可以坐著自家的馬車舒舒服服地穿行在居民區之間,回到自己的家里。
能夠住人的房屋之間偶爾會穿插著一間商鋪,這些由領地自營的商鋪里已經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以供應居民區內的領民們的日常所需。
至少他們想買包鹽,買點糧油時,不用遠遠地跑到商業區那邊去買。
其中,被安置在居民區內的小型商業街是一開始就被精心設計好的,所以不需要再做什么調整。
所以顧米只是看了一眼后,就沒再管。
自建房區也是同樣。
領地在給領民審批宅基地之前,會先給出一份建設建議,也就是建議他們將房屋建設的朝向都規劃得跟左右鄰居比較一致之類的。
當然,他們并不要求領民一定要嚴格遵守這份建議去建設他家的房屋,反正宅基地已經批出去了,在這個范圍內他們想怎么建設就怎么建設,領地也管不著。
好在大多數領民都是一心想將領地建設得更好的,即便沒有這份建議,他們也希望住在一片規整漂亮的地方里,所以在建造自家房屋的時候,會有意識地盡量跟左鄰右舍達成一定程度上的統一。
如今的自建房區看起來還是稍稍有點凌亂,但這點凌亂是里面那些獨具特色,長相各不相同的房屋所帶來的一點視覺上的區別。
正因如此,才顯得這片地區極具一種特殊風格。
只有他們希望領地所有的風格。
如另一邊的樹屋與林間小屋一樣,興許終有一日,這里也會成為他們領地的代表性建筑景觀之一。
將空地調整完之后,又空出來一大片空地。
這片空地是不包含原本被劃為宅基地的土地的,如果再加上宅基地區域那些還沒被審批出去的土地,足以再大量建設一批初級民居。
顧米也沒有猶豫,直接隨便拿起一張草稿紙做了一番計算之后,便在上頭一口氣建設了3200座初級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