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米合計了一下她手頭上有多少攻擊型建筑圖紙中級連珠箭塔,初級箭塔2,初級炮塔,初級寒水箭塔,初級金鐵箭塔。
另外還有6座初級能量炮塔。
這些是攻擊型建筑,而防御型建筑則只有「木柵欄圍墻圖紙」跟「木圍欄圖紙。」
這兩種圖紙的名稱看著很相似,也同樣都是木質的,但其本質卻不一樣。
前者是主要用于軍事防御工事,具備防御力的同時還帶有一定的被動攻擊能力,后者則是類似于一般家庭那些小花園的木質圍欄一樣的存在,看起來比較無害且漂亮一些,甚至還能拿來充當裝飾性建筑物使用。
不過其到底是系統建筑,防御力還是實打實的,就是不像前者一樣具有攻擊力而已。
這份「木圍欄圖紙」,是荊棘領地所貢獻給希望領地的資產之一。
其實早在之前在荊棘領地看見此類建筑之后,顧米心底就起了一個念頭。
她想要得到一份類似的建筑圖紙。
如今他們領地無論是防御型建筑還是攻擊型建筑,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最外圈的,內部反而成了一片空白,如果有外敵入侵,基本上只能靠自己硬抗。
就類似于上上回的元素精靈入侵,還有上回的魔界聯合亡靈軍團入侵一般。
那些入侵發生之后,顧米嘴上不說,實際上一直都在尋找解決辦法,或者更有效地,可以增強領地內部防御力與攻擊力的辦法。
最有用的辦法,自然就是在領地內部也建設一些防御與攻擊型建筑。
但該怎么建呢
一開始,顧米有想過要不要將領地分為內外兩個環,然后內環圈的邊緣處就可以再建設一圈小城墻,配置與外頭的大城墻類似,可以在上面增加一些箭塔炮塔之類的攻擊型建筑,提升領地內部的防守能力。
但這個念頭剛剛升起,就被顧米自己給否決掉了。
因為這樣做的話,由于內環圈更接近領地的政治中心,而外環圈則遠離政治中心,短期內可能還沒有什么。
可隨著這分隔開領地內部的兩個環存在的時間越久,內外環之間勢必會出現階級分化。
內環圈可能會逐漸形成類似于其他城市級大領地那樣的貴族與有錢人等上流人士聚居地,而外環圈則會逐漸演變成普通人,甚至貧民的所在地。
這樣就會造成領地內部的階級不平衡,從而引發與加深他們彼此的矛盾,導致領民間的摩擦增大,領地管理難度急劇上升。
同時也違背了顧米初建領地時,所立下的原則。
平等,公平,公正。
且,在耗費資源錢財與冒著會使得領地內部動蕩不已的危險去多建設起這一層防御圈之后,顧米設想了一下,發現其存在的作用性也不大。
因為如果再遇上那些能夠直接入侵進他們領地內部的敵人的話,其實在領地內多加一層防御圈跟不多加一層防御圈都是差不多。
反正人家還是直接打進來了。
最終的結果依舊還是需要依靠生活在領地內的領民們自行拿起武器,勇敢地抵御入侵進他們領地內部的敵人,頂多就是能有些攻擊型建筑的輔助而已。
既如此,那顧米干嘛不直接就在領地內見縫插針地找些零碎的小空地,在上頭建設一些攻擊型建筑
這樣還能更有些靈活性,方便她隨意在有需要的地方以增加攻擊型建筑來增強領地內部的防守能力。
且攻擊型建筑都有主動鎖定敵人的功能,一般情況下,若無領主的故意操控,是絕對不會故意傷害到自家領民的,安全性方面也比較有保障。
至于領地內部的防御型建筑該怎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