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田地數量足夠多,哪怕產出量不夠理想,在大基數田地的支撐下,也總能夠種出足以支撐全領地領民們,包括養兵所需的糧食量。
實在不行,不還能對外購買嗎
也不一定非要買糧食,只要是能吃的東西,不論是什么,那怕是在這種全世界都長時間籠罩在炎熱天災的陰影中的情況下,只要他們能夠出得起價格,要買到吃的還不容易
跟陸地上的勢力買不到還能跟海里的買。
他們領主大人的外交貿易渠道可多著呢。
“叩叩”
“領主大人。”
門外響起的敲門聲引起了顧米與張蓉的注意,意識到自己在領主大人的辦公室里呆太久,影響到其他人進來跟領主大人報告工作,張蓉立馬恭敬地向顧米提出告辭之后離開。
她走出去的時候,正好跟過來的老村長擦肩而過,雙方客氣地打了一聲招呼。
“森市長。”
“張部長。”
張蓉已經被提升為財政部部長。
當然,她所能管理的領地財政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財政權依舊牢牢掌控在顧米手中,只是一些比較零碎的財政事務被她給分了出去,并為此成立了一個部門而已。
而現如今的老村長職位是希望領地的市長,在一個領地之內,領主與市長的職位互相之間是不沖突的。
領主是整座領地的主人,是君王一樣的存在,甚至比君王更有權利,畢竟她能完全掌控一整座領地,包括里面的每一個人,每一寸土地等。
而市長算是被領主賦予了較多權利的管理者,如果將領地類比于一個王國,那么市長就是類似于首相之類的存在。
他能夠有權利管理領地內的各項事務,地位也高于其他高層管理者,但他永遠都越不過領主去,甚至于,只要領主對其有任何不滿,就能無條件收回賜予他的一切權利。
因此也有些比較傲慢的領主會稱其為高級管家。
不過顧米可沒有這種思想,在她眼里,只要是能給她好好打工不惹事的人,那都是她的好下屬,在其不犯任何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她都不會隨便撤銷他的職務,收回給出去的權利。
老村長主管領地人口事務,此次前來,自然也是來向顧米匯報相關的工作事情。
“經過新一次的人口大普查之后,我們領地現有領民總數為70039105人,其中幸存者人數為33105688人,原住民人數為36933417人,現如今原住民要比幸存者人數更多一些,但兩者總體還算持平”
原本因為那后兩次的幸存者投放,希望領地內的幸存者數量是遠比原住民多的。
但隨著后來領地的發展,外來人口的增加,原住民人口開始漸漸反超幸存者,達到了如今這個基本持平,但稍有超過的程度。
主要原因還是在他們領地的地里位置上。
之前就說過,艾克拉大森林內部生存著很多原住民部落、聚集地,還有為數不少的原住民領地。
所以這里本身就是一個原住民更多的地區。
在發現了周圍有一個城市級大領地的存在之后,為了得到更安全的庇護,生活在更好的環境里,肯定有不少原住民前仆后繼地趕來,想成為希望領地的領民。
加上還有顧米之前發布的全森林公告的影響,讓生存在森林內的各種族人群知曉了他們領地的存在,因此而趕來的人自然更多。
對比起來,除去那兩次投放之外,希望領地的幸存者自然增長率則比較少。
一來還是那個地理問題,艾克拉大森林太危險了,不是誰都有能力進來在廣闊的原始森林中找到一座領地。
二來雖說希望領地盛名在外,但他們并不是幸存者們的唯一選擇,除了希望領地,還有富強、挪頓、民主等各個領地。
所以在種種原因影響下,他們領地原住民數量超出幸存者數量算是一種必然趨勢。
不過也無所謂,因為顧米建設領地最初也是最核心的原則就是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