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嬸子。”顧蘭對李家有點印象,上輩子顧靈嫁給了鐘家,同樣是富紳之家,李家和鐘家在鎮上都有名,不管誰人提起其中一家,都會有人想起另一家。因為顧家和鐘家是姻親關系,所以顧蘭也從中知道一些,鐘家田地多,而李家則是鋪子多。
可顧靈去李家干什么上輩子也未曾聽奶奶炫耀顧靈認識李家啊。如果顧靈和李家相熟,以奶奶的性格,肯定少不了炫耀一番。
李家宅子內,李瓊娘已經帶顧靈和樓心明見了李太太,也同李太太說了顧靈的事情。
李家和鐘家是富紳,樓家是商人,但富紳不是商人。在象國,富紳是地主。就拿樓家來說,他們是開酒樓做生意的,這商人的特征已經很明顯了。而鐘家不做生意,他們只有田地,雖然他們田地出產的糧食、蔬菜、果子等,也是會賣掉,但是本性是屬于農的,因為田地是農民的根本。
李家則不同,李家也有田地,但不似鐘家般。李家多的是鋪子,李家幾代下來,從鎮上到縣城,都有鋪子,他們把鋪子出租,租金是他們的收入。此外,李家只留下幾個鋪子,自己做生意。這種開鋪子的營生不叫從商。
李家的當家是李太太,李瓊娘的父親是入贅的。
李太太聽了李瓊娘的話,又仔細的看了顧靈和樓心明的兔子掛件,也意識到了兔子掛件的商機。這種商機有局限性,只限定于女人,或者說,是女人中的女孩、姑娘、年輕的婦人。年齡再大些的,對這些也就沒有興趣了,比如她。不過也不得不承認,這東西的確可愛。也不知道這樣式是怎么畫出來的,這么肥的兔子,甚至樓心明的這只兔子耳朵還這么長,可是還是覺得很可愛。
李太太看了一會兒便道“顧姑娘怎么會想到這般這般畫兔子”明明畫的不是真實的兔子,甚至跟真正的兔子完全不同,可是教人一看就分的清楚,這就是兔子,兔子還活靈活現的。
顧靈乖巧的道“我自己想的,我就是覺得這樣可愛。”憨厚又率真的回答。
李太太倒是不覺得她的回答有什么奇怪的,畫師的每一幅畫,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聽瓊娘說,顧姑娘想和我談談合作,那么顧姑娘想怎么談”
顧靈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道“李太太好,我家中貧瘠,如果做這個兔子掛件成品出來賣,自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我想賣樣式,我畫樣式,李太太可以找人臨摹樣式,臨摹之后再交于繡娘來做,可比我家中嬤嬤一個人做快得多。”
李太太點點頭,不過“可這玩意兒我們能做,別人畫了樣式也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