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香聽顧靈問起,也很是不解道“我們也不知道,早上便沒見呂妹妹的身影了,也不見她的丫環來告個假,往日里呂妹妹身子不舒服,或者有事情,她的丫環都會來告假,所以咱們打算午飯后去瞧瞧,姐姐要一道去嗎”
顧靈道“自然去的。”
于是,顧靈和三個小伙伴約好了。
因為中午要去看呂馨,所以她們吃午飯的時候,比往日的速度快了些。一吃好午飯,四個人便出了私塾。往日里這些小姑娘上學下學都是有丫環仆人跟著的,今日臨時決定去的呂馨家,中午也沒和送飯的下人說,所以也就沒有人跟著了。
不過大庭廣眾之下的,她們又是好幾個人結拜同行,而且鎮上的治安也沒那么差。
呂馨家在鎮上有獨立的二進院子,她爹是屠夫,別看是賣肉的,但是很掙錢。在古代,屠夫是個復雜的職業,雖然是平民,但是屠夫屬于商人,所以很多文人是瞧不上屠夫的,就像他們瞧不上商人一樣。
其實這種瞧不上挺矛盾的,你瞧不上屠夫,卻要買他的肉吃,你瞧不上商人,卻要去他的酒樓里吃飯請客,這古代的雙標就是惡習。
文人之所以瞧不起屠夫,不僅僅是因為屠夫殺豬,造的殺孽比較多。主要是因為孟子有言君子遠庖廚。孔孟之道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了。
不過,屠夫和商人在平民中卻又有些地位的。商人有錢,屠夫力氣大。有錢和力氣大相當于本事大,平民一向敬重本事大的人。
不過,象國的律法是允許商人、屠夫的后代科舉的。連女子私塾都存在了,這就更加不是問題了。
呂家祖上是屠夫,到了呂父這一代,呂父已經不做屠夫了,他收了幾個徒弟,自己只管去鄉下收豬,殺豬賣肉的事情交給了徒弟。呂父收的豬不僅僅是在鎮上賣,還去縣城里賣,他下鄉收豬的時候還會收野味,因為鄉下人和他也熟悉,所以還是比較信任他的。
不過,就算呂父不殺豬了,但是豬肉攤還在,呂家在別人眼里,還是屠夫家。退一步說,就算殺豬攤不在了,呂家祖祖輩輩都是在這鎮上的,祖輩都是殺豬的,人家說起呂家,也改不了屠夫家這口頭禪。
那么,呂太太是秀才的女兒,秀才怎么會允許她嫁給自己看不起的屠夫呢
一行四人,到了呂家。
家中大門緊閉,看上去讓人有些擔心。
性格活潑的孫美香道“我去敲門,你們在此處等我。”
顧靈道“一道去吧,有什么事情也要有個照應。”反正也是幾步的距離。
樓心月“聽顧家姐姐的。”她姐姐同她說過,在學堂里,如果碰到什么事情來不及找她,可以找顧家姐姐。
年齡最大的顧靈和曾經年齡最大樓心月都這樣說,孫美香和鐘敏云自然沒有意見,所以四人便到了大門前。
孫美香小手拍門“有人在嗎請問有人在嗎”
沒過一會兒,有人來開門了,是呂家管門的婆子。婆子看著眼前的幾位小姑娘,她還有些印象,是自家姑娘的同窗,不過這會兒上門卻不是時候。“你們有事情嗎”
呂家是殺豬起家的,不似鐘家李家這般的鎮上鄉紳有底蘊,家里的仆人少,呂父辛苦掙的錢自然不樂意給仆人。所以這婆子不僅管著呂家的門,平日里的衣裳要洗、呂家的衛生要打掃。
孫美香道“我們是呂馨的同窗,今日見呂馨沒去私塾,擔心呂馨是不是病了,故而過來看看。”
婆子聽了便道“姑娘是病了,著了涼,太太擔心傳給外人,故而沒讓她出去,你們回去吧,姑娘這會兒也不會見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