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靈實話實說“花了十五兩銀子。”
“十五兩”屈氏忍不住放大了聲音,我的娘啊,這么貴十五兩銀子的牛車閨女眼睛都不眨的買下了,那這次的畫賣的不是更貴想到這里,屈氏又悄悄問,“靈兒啊,這次畫賣了多少錢啊”
顧靈也不騙她“這是上回賣畫的錢,上回人家付了十兩銀子的定金,今兒又把二十兩銀子補上了,我便買了牛車了。”的確沒騙她,因為這是她對別人的借口。
三十兩屈氏捂住了嘴巴,天啊,她閨女的畫能賣三十兩,那不是發財了嗎別說一幅畫能賣三十兩,就是一年掙三十兩,對屈氏來說,那也是大錢啊。頓時,她的眼睛里閃閃發光,看著閨女像看著金娃娃一樣。就算這些錢會被婆婆管著,她也高興啊。有了錢,家里能多買幾畝地,顧森和顧木也能娶個好媳婦,靈兒也能嫁個好人家。而且,靈兒有一門技術在手,也不怕將來被婆家看不起。
屈氏雖然重男輕女,但是對女兒也是真心疼愛的,她出生在老實人家,家里人都是老實的,也沒虧待她,所以在男娃女娃方面,她也隨了屈家人,便是重男輕女,也不會糟蹋自己的女兒。再加上,女兒得婆婆寵愛,她就更加看重女兒了。
何況,女兒有出息了,還不會照拂一下弟弟嗎
屈氏是個地地道道的鄉下婦人,在家隨父、出嫁隨夫,有私心,但是沒膽子做壞事。
顧靈看著她因為驚訝而瞪得圓溜溜的眼睛,想起了她還藏在小挎包里的銀簪子,她道“娘,您隨我進來。”
屈氏一邊還捂著嘴,一邊不解的跟著閨女進了她的屋子。
進了屋子,顧靈從小挎包里拿出一個銀簪子“娘,這是我這次給您買的禮物,您看喜歡嗎”
同樣是用紅布包著的,屈氏接過,好奇的打開了,打開的時候還在想,這是啥禮物跟婆婆一樣的銀手鐲不可能,樣子不對,這是長的,不是圓的。“只要是你送的,娘都喜歡。”屈氏說道,這是實話,閨女的一片孝心,就是送個雞蛋她也高興。
但是,等她把紅布打開之后,屈氏震驚了“這這”她愛不釋手的看著摸著,聲音里喜悅的調調都能上天了,“啊喲,這是銀簪子啊,這這還刻了桃花啊。我這輩子啊,別說銀簪子,就是木簪子你爹都沒給送過。”說著說著,她還摸了一把眼睛,聲音也染上了幾分哽咽,“我我竟然還有命戴銀簪子哩。”
顧靈看著也不由的有幾分動容“以后等女兒掙錢了,就給您換金簪子。”
屈氏噗嗤一笑“傻閨女,娘又不是鄉紳太太,戴那個金簪子做啥金簪子藏著,給你當嫁妝。咱們鄉下人家,有銀簪子就夠好了。”她倒也是個容易滿足的人。
顧靈隨即改了口“那給您買銀耳墜。”
屈氏一聽“那你得先給你奶買。閨女啊,你奶奶是咱們家的當家,只有她對你好了,你才能更好。娘少些個東西沒關系,主要還是你奶奶高興。”屈氏不是很聰明,但是在一般人家,她的腦子也是夠用的。
顧靈知道她娘一片好意,自然也不會反駁“我曉得。”想了想,她又從荷包里拿出一小塊銀角子,大概值二百文,“娘,這個你收著,想吃肉了自己去買,我奶奶和弟弟跟我住鎮上有的吃,你在家里也不要虧了自己,爺爺和爹還要你多費心照顧呢。以后等咱們家再好點,我就把你們都接到鎮上去。”奶奶和兩個弟弟有她看著,肯定不會虧了身體,但是在鄉下的爺爺、爹和娘就不知道了。
屈氏也沒拒絕,痛痛快快的接了閨女孝敬的錢“我曉得,你就放心吧。”想了想又叮囑,“你給娘銀角子的事情,就別跟你奶奶說了,免得你奶奶不是滋味。”
顧靈無奈“嗯。”不過,說還是要說的,她會尋個好的借口。
屈氏又道“至于把我們接去鎮上,那就不用了,我還是喜歡在鄉下,忙忙地里,喂喂豬雞,去山上撿撿柴,去了鎮上誰人都不認識,這日子也愁。你能把你弟弟們接到鎮上,娘就滿足了。你兩個弟弟不如你聰慧,往后還要你多多照拂他們。”說到這里,她摸了摸女兒的頭,一轉眼女兒這么大了,剛出生的時候那么小一團,前段時間還沒心沒肺的,現在進了私塾,懂事了,也聰明了,也知道會照顧弟弟了,孝敬她這個娘了。想到這里,屈氏不由的眼睛又紅了,“這樣就好了,自己也多存些錢不過,你不存也沒事,你奶會給你存著。”
顧奶奶是個做了好事喜歡被人知道的人,這會兒,她拎著二兩肉去了村長家,她還不走近路,偏偏繞著大路走一圈。而崔氏也沒事干,就跟著顧奶奶去村長家了。
九月下旬的天氣還是比較暖和的,尤其是下午,烈日正艷的時候,在路上多曬一會兒,還能出了一些細汗。故而,有些人喜歡把袖子卷起來。在鎮上或者縣城里,婦人卷起袖子也不雅觀,但是在鄉下,尤其是像顧奶奶這般年紀的人,卷著袖子也沒有人會說什么。
當然,顧奶奶卷起袖子不是因為熱,而是因為她帶了銀手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