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兩肉的謝禮,村長的長子王寶根很爽快的答應了明天一早就來教顧老二趕牛車。
從村長家出來,崔氏就道“顧老太啊,今年十月份收谷子的時候,你們家牛車得借我們家耕幾天地。”
顧奶奶一口拒絕“這牛多金貴啊,萬一耕累了、耕病了怎么辦你們家的地你不是叫老李前頭的孩子耕的嗎”
崔氏“這也不能全部叫他們耕,不然大家一人一嘴沫,還不把我噴死。”
崔氏的確對繼子不好,什么累的活都給人家,但飯還是給人家吃的。所以就算有人說崔氏的不好,也不能有其他的意見。
而且,有些人家不得老人家喜歡的兒子,也是這樣在干的。只是崔氏是后娘,所以被說的多一些。可崔氏不在意,別人說,她也不會少塊肉。
顧奶奶沒說,現在顧家在顧奶奶心中的的排行是這樣的,顧靈、牛車、顧爺爺、顧森、顧木、顧老二、屈氏。也就是說,牛車戰勝了顧爺爺。顧奶奶連顧爺爺都不會借出去,更何況是牛車。
崔氏又道“五十斤稻糠。”
稻糠在農家是用來喂豬、喂雞的,當然喂牛也非常的好。
從來不做虧本生意的顧奶奶爽快道“行,不過只能借兩天。”
崔氏討價還價“兩天哪里夠啊,我們家上等田中等田加起來得有十畝。”
顧奶奶“剩下的人耕,我們家牛也是要休息的,不然讓牛休息兩天,你再來借。不過還得給五十斤稻糠。”一畝地五百來斤谷子,能出一百五十斤的稻糠,牛每天耕地兩畝,兩天耕四畝,顧奶奶覺得收五十斤稻糠還是看在手帕交的份上便宜了的。
崔氏“行吧行吧。”
別看兩人斤斤計較,但是這種斤斤計較不損她們的感情,大概這是極品的友情吧。
因為今天顧靈買了肉回來,所以顧家的晚飯有肉有菜,又特別豐富。
同時,今晚的桃水村里,各家都在說顧靈的事情,就是顧家大房也不例外。
顧大伯今天特別有精神“念書可真是好,以前都說男娃念書給家里掙面子、掙口氣、考秀才、考舉人,我現在覺得女娃念書也挺好的,你看靈兒,就學會畫畫了,一幅畫還能賣三十兩銀子,給家里都買牛車了。”雖然二房的牛,但是說出去顧大伯也覺得驕傲。而且顧靈是他侄女,他也覺得有面子。
顧大伯母認同她的話,不過“話是這樣說,但如果要去念書的話,還是讓男娃去吧,男娃如果畫畫能掙錢,掙的也是給咱們家里的,女娃以后可是要出嫁的,總不能去婆家拿錢吧”這種事情顧大伯母也做不出來。
顧大伯也沒有反對,如果在男娃和女娃中選一個去私塾的,他當然也會選男娃。
顧蘭悶聲不響的吃飯,今天一個下午聽的最多的就是顧靈的事情。她心里也震撼,顧靈畫的那么好嗎一幅畫能賣三十兩銀子嗎到底是什么畫,能這么值錢上輩子也沒聽說顧靈有這本事。不過,上輩子顧靈也沒有機會去私塾念書,也就沒有人教她畫畫了,所以是自己對顧靈的出手,是自己對顧靈的那一推,導致了一切的轉變。
顧二蘭聽著爹娘談話,忍不住道“娘,我能學畫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