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么沒去”不應該啊,小說里,顧蘭對兩個妹妹還是挺照顧的。畢竟上輩子,兩個妹妹的結局也不好。
顧二蘭道“我我不喜歡女紅,也粗手粗腳的學不好,我也不喜歡念書,今兒念了明兒就忘了。”其實,顧二蘭自己也不知道,今天的自己怎么有勇氣。只是,割草的時候,她看見了二房的人從這邊走過,一家子整整齊齊的,看上去很高興,她看著有些羨慕,又突然想起了畫畫的事情,所以就一直在這里看著。
顧靈其實沒怎么關注過大房的其他姑娘,也許因為她們不是主角,所以她剛穿書時,只關注過顧蘭。
這會兒,她看著眼前單薄又瘦小的顧二蘭,嘆了一聲氣,心里也生出幾分憐惜“要不要去我們二房坐坐”
顧二蘭搖搖頭“不不去了。”大姐不會喜歡她過去的。有好幾次,爹娘提起靈兒姐姐的時候,大姐的眼神讓她覺得很陌生,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直覺的,她知道大姐不喜歡靈兒姐姐。
顧二蘭是不討厭顧靈的,或者說,她被壓榨習慣了,不知道什么是討厭。就像上輩子,顧蘭也是被壓榨習慣了,不知道什么憎恨。重生一輩子,她才知道討厭、憎恨。而顧二蘭沒有經歷過重生,她的思想還是停留在沒有分家時,顧靈是全家人都要寵著的,她已經習慣了,故而沒有討厭的感情。
顧靈朝周邊看了看“我們去那邊坐坐”那邊有石頭,可以坐人。顧二蘭在這個地方看著他們,等她過來了又叫了她,也許是有什么事情。不然依著她的性格,是不會專門在這里等著她的。所以顧靈也沒有急著走,就算現在的不幸還沒有發生,但是對于這個上輩子同樣被“吸過血”的姑娘,她還是有耐心的。
“嗯。”顧二蘭低著頭,跟著顧靈走到石頭邊坐下。
顧靈也沒有看她,而是看看上空,看看綠樹,看看一望無際的通向鎮上的路,這是村里唯一的一條大路。“二蘭,分家之后,你們過的好嗎”
顧二蘭老實的回答“挺好的。”
顧靈“那每天都做些什么”
顧二蘭“每天起床就喂豬喂雞,衣服我娘去洗,然后就沒事了。沒事做的時候來山上撿柴、挖野菜。后來我大姐提出要學女紅,要念書識字,我們就去朱家跟著朱家嬸子學女紅,跟著朱家姐姐念書識字。”停頓了一下,她又道,“可是我不喜歡女紅,也不喜歡念書識字。”
顧靈笑了笑,盡量放柔語氣“二蘭,你如果不喜歡女紅,不喜歡念書識字,可以不學精,但是也要學一些。你想想看啊,以后你嫁人了,不會做衣服、不會縫衣服、不會做帕子、不會做荷包,那么你男人你娃的衣服怎么辦要別人給他們做,要別人給他們補嗎這樣的話,你男人和你娃心里會怎么想。
如果你認識幾個字,以后你娃長大了,你可以教他寫自己的名字,讓你的娃知道,他娘也是一個識字的人,他能挺著胸膛說,我娘很厲害,我娘認識字。那個時候,你是不是會覺得很高興”
對于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勸說方法。像顧奶奶,自己是弱點。一切對自己不好的事情,顧奶奶都不會做,這是勸說的點。而對于顧二蘭這種被古代思想約束的姑娘,那么要參照古代的想法來勸。古代女人的思想中,丈夫和孩子就是天地。為了丈夫和孩子,她們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果不其然,顧靈從這個點切入來勸說,顧二蘭有些心動了,而且她的臉有些紅“我我還小呢那那我學不好怎么辦”
顧靈看了,不知道該說什么所以,古代姑娘年紀輕輕就想到成親生孩子的事情了嗎“你可以慢慢學,比如每天學兩刻鐘的女紅,兩刻鐘的念書識字,加起來也不過半個時辰,過的很快的。學的多了容易忘記,學的少了,不容易忘記。”
顧二蘭想了想“兩刻鐘的話也還好,不會那么難熬。”
顧靈“那就好,我相信你行的。”
顧二蘭嗯了一聲,用力的點點頭。
兩人之間,變得安靜了起來。顧二蘭轉過頭,偷偷的看著顧靈。也許是以前沒有這樣獨處過,真正獨處了之后,她發現靈兒姐姐其實挺好的。她很溫柔,讓人覺得很舒服。顧二蘭想到了昨天晚飯的時候,家中人討論的問題,她猶豫了一下,便開口了“靈兒姐姐,畫畫是不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