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的,顧靈在餐桌上看到豆漿了。她很是驚奇“奶奶,咱們家里也沒有石磨,哪來的豆漿啊”
顧奶奶道“對門石家買的。石家不是做豆腐的嗎能搗騰出一些豆漿做買賣,我昨兒同石家娘子說了,他們今兒早上做豆腐的時候就給送來了。這么一碗豆漿都要兩文錢了,要知道豆子才三文錢一斤,一斤豆子能做四斤豆漿了。”
顧靈就算知道這個朝代的斤兩,但是也拿不準這碗里的豆漿有多重,她不由的問“這碗里的豆漿多重”
顧奶奶道“一斤。”
顧靈算了算,那一斤豆子做四斤豆漿的話就是八文,扣掉成本的三文錢,賺五文。別看只有五文,按照成本來說,一斤豆子賺五文,那可是很多了。要知道豆子種出來一斤也就三文錢。
誰都知道豆腐是賺的,但是也辛苦。
顧靈見別的碗里沒有豆漿,她又道“奶奶,回頭早上大家都一起喝豆漿吧,不用每天喝,隔天喝一次就好,喝豆漿對身體很有好處的,豆漿的營養可不比雞蛋差。”
聽到顧靈說豆漿的營養不比雞蛋差,顧奶奶眼珠子都要掉了“豆漿還能補身體”
顧靈道“能的,老人小孩都能喝。這一斤豆漿剛好兩個人的份,咱們家算上杜嬤嬤有六個人,以后早上可以買三斤豆漿,也就是六文錢,隔天喝的話,一個月滿打滿算也就十五天左右,才九十文。要知道人如果生病了,九十文錢可不夠看的。而且,等明年母牛生崽崽了,我們就能喝牛奶了。”
顧奶奶自然舍不得,但是她習慣聽顧靈的話了,也沒有反對。不過拿錢去買那是不可能的“讓你爹從鄉下磨了豆漿帶來鎮上。今年收了兩百四十斤大豆、兩百四十斤紅豆,大豆和紅豆各給了你大伯家一百斤,家里還有一百四十斤的大豆和一百四十斤的紅豆。你爹隔天來送菜、送雞蛋,剛好隔天帶一次豆漿。自家磨的話,一個月也就十五斤的大豆,咱們家有一百四十斤大豆呢,可能吃上十個月了。”
顧靈一想,她奶奶這法子還真是絕了“果然還是奶奶您厲害,馬上就想到法子了。不過家里磨的話,爹爹和娘也能喝一些。而且大豆和紅豆可以換著來喝,紅豆可以補血呢。”不管是大豆還是紅豆,泡軟了再磨,對顧老二這樣的壯漢來說,還真是不需要什么力道,再加上量少,只有一斤豆子,所以很是輕快就能磨好的。
顧奶奶道“以前只琢磨著豆漿,卻沒想到紅豆也能這樣磨成豆漿喝,補血好,補好了血人就有精神了。”
喝了豆漿,吃了香噴噴的玉米饅頭,顧靈就去私塾了。她先了乙班跟小伙伴打了招呼,免得她們擔心自己,然后再去了錢夫子的書房。
“夫子早上好。”顧靈道,錢夫子平日里來的早些,不過顧靈也不晚,“夫子吃過早飯了嗎”顧靈想著,如果家中隔日喝一碗豆漿或者紅豆漿的話,倒是可以給錢夫子帶一碗過來。
錢夫子道“早,吃了的。”待顧靈放好東西,她又道,“你且過來,這是今日的卷子,你先過目一遍,待大鐘響了之后你再做卷子。”
顧靈道“是。”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學堂的大鐘響了,錢夫子去了學堂,顧靈開始做卷子了。一整張卷子里,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題目都是混合在一起的。不得不說,如果沒有看過書,還不知道這題目出自哪里,也不知道在書中的哪一頁。
論語和孟子顧靈還未拜讀,所以她先挑了大學和中庸的題目來做。這個時候昨晚的預習就起到作用了,到底兩本書還不到六千字,所以哪怕顧靈只看過一遍,也找的很快。
等一堂課后,錢夫子來看情況的時候,發現顧靈把大學和中庸的題目都做完了,剩下論語和孟子的題目也有涉及了。她驚訝道“你速度倒是快。”
顧靈坦誠道“學生昨晚預習了大學和中庸,故而有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