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十月底。
因為顧靈忙著女官考試的事情,所以除了睡覺之外的時間都花在了四書的命題上,以至于這個月的新郎新娘畫樣式琢磨了一個月才畫出來。
之前新郎新娘手中拿著的是牌子,牌子上寫著字。而這次,新郎新娘則是坐在一雙大雁上。
顧靈去的時候,受到了李太太更加熱情的歡迎,比之前還要熱情,因為這個月字牌新郎和新娘玩偶大賣。所以顧靈出來的時候,除了應得的二百兩銀子之外,還拎著一個籃子,籃子里是二十斤牛肉。
顧靈穿書兩個月了,還是頭一回看到牛肉。據李太太說,是鄉下有戶人家的耕牛老死了,來上報保正,保正就買下了這頭牛。這是一頭比較健壯的耕牛,有一千五百斤左右,折現代就是七百五十來斤。
象國的豬肉是十六文錢一斤,保正買下這頭牛也是頗為大氣的,花了十五文錢一斤買的,
一千五百斤的牛,保正花了二十二兩銀子。
但是,一千五百斤的牛,出肉率只有七百斤。相當于這牛肉是三十文錢一斤買的,等于是豬肉的兩倍。
當然了,七百斤的出肉率,其中一半要上交給縣衙,這是規矩,剩下的三百五十斤鎮上有身份的人家分了些。比如鄉紳李家、鄉紳鐘家、彭舉人家,每戶能分到百八十斤。
至于一些牛雜,鎮上巡邏的人分一分,牛的主家分一些。
所以顧靈這里拿了二十斤,等于李家的四分之一了,李太太也算是客氣的。
顧靈拎著二十斤的肉回到家“奶奶”咦她瞧見他爹和她奶奶正在屋子里說些什么。
“姑娘回來了。”在院子里給顧靈做襖子的的杜嬤嬤上前接了籃子,“啊喲,這是牛肉啊。”天逐漸冷了,原主以前的衣服盡管對鄉下人來說料子不錯,但到底款式普通,不適合現在在私塾念書的顧靈,所以杜嬤嬤瞧著天氣冷了,便給顧奶奶提了醒,這不,顧奶奶就和杜嬤嬤一起買了料子、棉花,給顧靈做襖子了。
顧靈道“李太太給的。”今天休沐,她去李家的事情家人都知道。
顧奶奶一聽牛肉趕忙從屋子里出來“好多的牛肉,這得有二十來斤吧。”老太太的關注點永遠是不同的。
顧靈道“可不是嘛,是鄉下有戶農家的耕牛老死了,上報給保正,保正給李家分了些,李太太便讓我帶了些回來,說起來還是趕巧了。”不過,她便是沒去李宅,估計李太太也會吩咐人送來的。
顧奶奶一聽趕忙道“這李家真是厚道啊,咱們新鮮的谷子收了,如果打了新鮮的大米,也給李太太家送一些去。月底就要交稅了,咱們家交了稅還能剩下一千兩百斤谷子,分給你大伯家五百斤,家里還有六百斤。今年谷子不賣了,留一些當稻苗,剩下的都自己吃。”往年谷子是賣銀子的,今年家里寬裕,就不賣了。而且,孫女要考女官,要吃的好些。
顧靈一聽,三畝地才一千兩百千,折現代就是六百來斤,這谷子的產量還真少。說起來,她以前看小說的時候,看很多作者都寫過稻田養魚,也因此,她百度過這種法子,這是有事實依據的,如果
“娘娘”顧老二見他娘沒理他了,也心急,“大嫂還在醫館里呢,你得先借我二兩銀子。”說起來,顧老二這一個月下來,隔天就來鎮上送大豆漿、紅豆漿、雞蛋和蔬菜,同時再拉一些人,每天能掙個十來文錢,一個月也能掙上一百五十文,這錢都交給了屈氏,兩口子對這收入還挺滿意的。
對哦,顧靈這才想起,她爹今天來了。她說呢,昨天她爹才送了吃的來,今日怎么又來了。“爹,您今日怎么就來了”
顧老二道“你大伯母今日動了胎氣,給送到鎮上來了,醫館說得用好點的保胎藥養一養,這不,你大伯和大伯母身上帶的銀子不夠,我便來這里借一些,回頭到了村里他們再還給我。”
顧靈聽了,差點沒有反應過來“大伯母有了”這這調理身體還是九月中旬的事情,才一個半月呢,竟然馬上就有了。
顧老二也為大哥高興“可不是嘛,如果能給你大伯添個兒子就好了。”
顧靈倒是沒發表意見,只不過她很好奇,大房上輩子沒有老四,這輩子有了老四,也不知道顧蘭是個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