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悄然過了。
在這一個月里,顧家的魚塘自然是挖好了,也在經過兩次的浸泡、草木灰消毒、重新注入新水之后,終于要在今天開始放魚了。之所以今天放魚,是因為魚是從漁村運過來的,今天才到。
當然,在浸泡耽擱的半個月里,顧家的大麥也早已種下。
“魚來了魚來了”有人大喊了起來,“顧家的魚到魚塘了,大家快去看,快啊”
“什么魚來了”
“聽說有兩千斤的魚,那得多少啊”
“誰知道啊,起碼得好幾輛牛車吧”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于是,一群看戲的村民結伴的去了魚塘,有大有小、有老有少,都不嫌麻煩的。
顧家的魚塘以免有人來偷魚,四周都有高高的木樁打著,木樁尖尖的,木樁的外面還有一圈泥石疊著鞏固,木樁很高,約莫七尺,所以想要不發出一點動靜越過木樁去魚塘偷魚,那是不可能的。
這會兒,魚塘的木樁圍城的大院門口,一塊紅色的長布拉著,長布上寫著四個字,顧家魚塘。字是顧靈寫的,還別說,紅布拉上去之后,村長都夸顧靈這字寫得好,還邀請顧靈在今年過節的時候,幫村里寫春聯,顧靈自然是義不容辭的答應了。
往年過年的時候,村長為了省錢,都是買了紅紙請朱策寫的。
“老頭子,快剪彩,迎大魚進去。”顧奶奶催促,她真想自己一刀下去。但這個時候,這種場面,她得給老頭子面子。
“嗯。”顧爺爺有些激動,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這樣萬眾矚目過。在他拿著剪刀剪彩的時候,全村人的目光都停在了他的身上。
終于,顧爺爺一刀下去,剪彩了。一共兩輛牛車載著魚,進了魚塘大門里,為了方便觀看,今天的魚塘沒有關門,大家可以魚塘在岸上看,在木樁和魚塘之間,還騰出七尺的距離。
漁民吆喝著顧老二、顧大山等人來搬魚。“快把牛車上的魚搬下來,然后放進水里。”
顧老二很是激動道“來了來了。”
顧大山搓搓手,他也激動“來了來了”他們在家里算過,二叔這魚塘加上大家的工錢花了八兩銀子,再加上這兩千斤的魚,花了三兩銀子,加起來得十一兩了。這十一兩銀子是他們這種老百姓三年的存款了,所以這魚塘可不能出意外。
一畝魚塘能養兩千斤的魚,漁民建議的是草魚。兩千斤的草魚,按照漁村的價錢,也就一文一斤,所以三兩銀子包括了漁民們的運費。
“都是大魚啊。”
“好想吃魚。”
“爹,看著這魚很好吃,我們能抓來吃嗎”
“你個小兔崽子,沒有經過主人家同意,你去抓魚的話就是小偷,當心被衙門里的人抓走。”
小男孩馬上擔心道“我不是壞人,我才不偷魚呢。”
別說小孩子看見這么多的魚嘴巴饞,就是大人見了,也不由的抿緊了嘴巴,這魚他們也想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