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正和師爺等人一路走進桃水村,原先覺得這是個平平無奇的村子,對他們來說,這里不算偏,但確實沒什么特別的,也著實難以相信,像這樣的鄉野人家竟然也會讓姑娘家去參加科舉。
走了一段路,他們就看見了大路,這大路雖不至于那么夸張,可絕對是兩輛馬車并排都沒有問題的。
“這村子里竟然還有這樣的路。”保正好奇,“這路修了是通向哪里的是寺廟還是什么特別的地方”不然這鄉下地方怎么會修一條這么寬敞的路
顧爺爺道“這是通向小人家的路。”
“哦”保正驚訝的看向了顧爺爺。
顧爺爺又沉默了。
保正也沒有多說,因為他馬上看到了兩棟大院子。一棟是白謹亦的、一棟是顧家的。保正又好奇了“沒有想到這村子里還有這樣的兩棟院子,這院子頗高,倒是比鎮上的院子還要氣派。”
師爺也好奇,問顧爺爺“你們村子里還有這樣的人家家中是做什么的”
顧爺爺“這里面那棟院子是小人家的,外面那棟院子是小人孫女的未婚夫家的。”
師爺“白公子也在這里建了院子這地方山清水秀的,也確實不錯。”師爺也知道白謹亦的身份,聽說是白謹亦的房子,馬上恭維道。
保正有些意外,他尚且不知道那位白公子是誰,自然也不知道白公子和顧家的關系,聽師爺這樣一說,他頗為好奇。不過,保正沒有當著顧爺爺的面問。
顧爺爺帶著他們來到了顧家,足有兩畝占地面積的顧家是非常寬敞的。
說起來,象國的宅基地面積是沿用宋朝的。
在象國,老百姓中的三口之家能申請的宅基地面積為兩畝,顧家有七個人,所以能申請到兩畝的宅基地。又因為是鄉下,也沒有那么嚴謹,所以老宅的宅基地也依然在。
但是在鎮上,在縣城里,老百姓中的三口之家就是連一畝的宅基地都沒有了,都是那種小院子。因為鎮上和縣城的面積小,人口多。
但是像白謹亦、錢夫子,他們在桃水村買地建房子,則沒有受到這個律法限制,因為他們不是老百姓。
古往今來,律法限制的是老百姓,而對達官貴人卻是非常“大方”的。
到了顧家,顧爺爺招待他們去了廳堂,呂蓮馬上給客人們上了茶。顧家人不喝茶,招待保正他們的茶葉確實極好的,是錢夫子給顧家送來的。
兩家定了親之后,錢夫子在吉祥鎮沒有親人,所以顧奶奶經常去走動,也經常叫顧老二經過鎮上的時候,給錢夫子送蔬菜和魚,錢夫人那邊基本也都是有回禮的。她有世交送的禮、有鴻儒大師生前的學生送來的禮,也有錢家產業那邊運來的東西。所以顧家往這邊送吃的,她往顧家送用的。還挺有趣的。
保正和師爺對茶一道也算有點內行了,兩人喝了口呂蓮泡的茶,盡管這茶就用熱水泡了泡,但是也掩蓋不了這茶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