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奏,沒事退朝。”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要奏。”一道中年男人的聲音出現在大殿之上。只見正四品的鴻臚寺卿徐偉良出列。
鴻臚寺卿掌四夷朝貢、宴勞、給賜、送迎之事及國之兇儀、中都祠廟、道釋籍帳除附之禁令1,按照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外交官。也因此,這個職位極少涉及朝廷的黨派之爭,以及朝政上日常的一些事宜。今日徐偉良竟然有事起奏,不少人頓時好奇。
“哦”四十出頭的暉武帝也好奇,“瞧著徐愛卿神采奕奕的樣子,怕是好事情。”
徐偉良道“確實是好事情。于朝廷是好事情,于陛下是好事情,于黎民百姓更是好事情。”
徐偉良這話口氣很大,聽得大家都竊竊私語了起來。
暉武帝哈哈大笑,大說三個好字“好好好,朕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話了,不知道是何等好事情,竟然讓徐愛卿如此稱贊。”
“回陛下,民間有一老漢,在種植水稻上有些心得,種出了比平時高達近一成的糧食。”徐偉良道。
“什么”
“高達近一成,這可能嗎”
“徐大人,你可莫要信口雌黃。”
暉武帝也不自覺的有些激動“徐愛卿,此話怎講”
徐偉良繼續道“陛下,這件事說來簡單,您可要聽微臣慢慢道來”
暉武帝“朕不想聽你慢慢道來,朕想聽你長話短說,直奔主題。”
眾位大臣“”忍不住偷笑,叫徐偉良這家伙擺架子。
徐偉良也不在意,老神自在道“微臣遵命。簡單來說,就是那老漢有一讀書的孫女,那孫女在魏武四時公制上看到了關于稻田養魚的記載,于是回家讓老漢一試。老漢夫妻愛孫女如命,加上孫女聰慧伶俐,于是就試了。結果平日里一畝上等水田只能收成五百六十斤,而今季卻收獲了六百來斤,高達了四十來斤。光是聽谷子多豐收了四十來斤,就已經是不少的收成了,且還有魚。那一畝稻田里,老漢養了三百尾的魚,結果收獲了一千五百斤左右的魚。”
“什么”暉武帝猛地從龍椅上站起。
而大殿上,鴉雀無聲。
的確,每畝增加四十斤的產量已經叫人歡喜了,可這魚的數量,更是驚人。
“徐偉良,這件事當真”暉武帝重新坐下,心跳的頻率有些快,只有他自己感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