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靈一聽就明白了,估計她奶奶是覺得免稅田不占用太浪費了。“三娘,今兒晚飯你來做。呂嫂,你帶我去田里頭看看。”
呂蓮“是,奴婢這就帶您去。”
顧奶奶這兩年,買夠了七十畝的水田,而這七十畝的水田分布的也比較廣,畢竟水田是在鄉下買的,而鄉下人家能賣掉水田的沒有那么多,所以七十畝水田就分布的廣了。
陳大紅“姑娘,那奴婢來趕馬車吧。”
顧靈“不用了,咱們走過去吧。呂嫂,走過去近嗎。”這幾天一直坐馬車,好不容易回到了老家,她更想走路。
呂蓮道“以奴婢的腳程大約是兩刻鐘的路,但以姑娘的腳程,奴婢不確定了。”
陳大紅道“呂嫂放心,姑娘腳程快著呢。這兩年姑娘還跟著我們習武了,她身體好得很。這別說兩刻鐘的路了,就是走上一個時辰的路,姑娘也是可以的,不帶喘氣的。”
呂蓮驚訝“姑娘習武了”
顧靈“還沒到習武的門檻呢,不算習武,只是跟著她們強身健體而已。”她不過才學了兩年,哪里算得了習武“不是都說習武之人身體好嗎我就是為了這個才學的,呂嫂你們在家里沒事,也可以跟著錢衛學幾手,說不得還真能派上用場呢。”
呂蓮道“還是姑娘想的遠啊。”
顧靈“鬧著玩兒呢,咱們走吧。”
呂蓮“哎。”
顧靈外出,陳家兩姐妹自然是相隨的。加上呂蓮,一行四人就出了顧家。顧家外面是顧家自己修的大路,這條大路以前是連著村里的小路的,現在大路直接修到了村門口。不過也因為路寬,且平整,所以很多人喜歡在這里散步,小孩子們也喜歡在這條路上玩。
顧靈倒是沒有想到,會在這里看見顧蘭。
只見顧蘭挺著肚子,身邊還有一個年輕的女子扶著她,她們的身后還跟著兩個婢女。顧靈認得那扶著顧蘭的年輕女子,雖然大概有一年多沒見到了,不過她認得出,這人是朱策的妹妹朱芙。顧靈記得朱芙是去年出嫁的,嫁的是在縣城的同窗。這事情還是她去年回來過年的時候,顧奶奶說的。
相比于朱芙嫁給朱策在縣城的同窗,顧荷的親事也不錯,顧荷和自己同年,今年也是十六歲,嫁的是鎮上的人家,說起來,對方也是朱策的同窗。
所以這大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策是多少年沒有出現的小三元,即便家境貧窮,但是誰都知道,小三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進來必中進士。為此,自然有人想和他結交。可朱策只有一個妹妹,所以想和他攀關系的人,就會把主意打在顧荷和顧桃的身上,妻妹也是妹嘛。
再加上這次朱策又中了案首,這事情一傳到洪旗縣,就更加不一樣了。朱芙這次回桃水村,是為顧桃來說親的。說的是她夫家的一個親戚,是她婆婆那邊的侄子。“嫂子,那我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同我婆婆說了。”
顧蘭道“嗯,你的眼光我是”顧蘭話一頓,她看見了岔路上出來的顧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