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如何保護自己。
比如在野外遇到了一個看上去很可憐的乞丐要怎么辦。
這可是末日校園的經典教學案例。
曾經有個老師告訴學生。
如果在野外看到有個乞丐很可憐,最少應該過去向他扔一點食物,這是人類應有的同胞情誼,也是人性的體現。
結果顯而易見。
這個老師第二天就被家長圍攻。
末日的陰云下,你竟然教我家孩子做這樣的傻事?
如果那乞丐其實是個原石戰斗者怎么辦?
你把食物丟過去,回頭他就給你搶了!
如果那乞丐擁有一百個同伴怎么辦?
你把食物丟過去,同伴們一擁而上就把你包圍。
如果那乞丐其實是病毒攜帶者怎么辦?
你靠近過去,他剛好尸變直接也給你變成喪尸!
在這些家長的種種包圍質問下,最后那老師只能當眾下跪承認錯誤。
在他之后,所有老師再次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會告訴學生,遠遠的離開,管他愛死不死。
這就是末日中的教育。
說好聽點叫做學會保護自己。
本質就是利己主義。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容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更試用與末日。
從末日前時代走過來的人,可能還是善惡參半。
而在末日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最少有百分之六十,他們心中根本沒有善惡區分。
或者說對于他們來說。
自私自利就是善,幫助別人就是作惡。
這是末日留下的弊端,末日持續越久,這種狀況就會越嚴重。
曹亮叫出韓雪后,拿了一根煙給她點燃。
韓雪抽了煙后輕聲道:
“叫我干嘛?”
“干嘛?沒看他們都沒注意了?這次咱們死定了。”
“我想是得,你有什么壞主意?”
“王慧是咱們末日哲學課的老師,還記得她給咱們講的那些東西嗎?”
“你知道的,我上課不怎么聽講。”
“也沒什么,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什么?”
“快意恩仇。”
“哦,我懂了,末日里實在是艱苦,一旦陷入野外說不上什么時候就掛了,所以對于末日中人來說,一種好的行為思維方式是快意恩仇,想干什么的時候一定要去干,要不然死后沒處吃后悔藥去。”
“嗯,對,就是這樣,韓雪,你喜歡王慧老師嗎?”
“談不上喜歡,在末日里我們不應該喜歡任何人,除了我們自己。”
“是的,我們的學校教導我們如何在末日里生存下去,也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末日中的快樂。”
“曹亮,你到底想要說什么,知道嗎,你說了好多好多廢話。”
“我是想,我應該報仇。”
“呵呵,是那一次你給她寫情書吧?”
“是的,這個卑鄙的女老師竟然在同學們面前讀了我的情書,這讓我很美面子。”
“確實很沒面子,可這跟我有什么關系?你要報仇應該是你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