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這位公安是那種信任的人在身邊的時候會睡得比較熟的類型
黑澤秀明放輕動作。
剛才與安室透聊天時,他在數據庫里找到了想要的信息。
白鳩制藥于30年前成立,一直致力于研究保健品和各種藥品,因為價格低廉,副作用小而被民眾熟知。
白鳩制藥擁有自己的研究員,五年后,也就是25年前,白鳩制藥瀕臨倒閉,研究員紛紛因為白鳩制藥付不起研究經費和工資紛紛離開另謀出路。
后來,白鳩制藥被另外一家制藥公司收購,改名為烏丸制藥。烏丸財團變為主要控股人,此時阿瑪達修絲依舊是股東之一。
黑澤秀明看著數據庫中呈現出的藥品,找到幾個治療普通感冒與咳嗽的藥物輸入搜索程序,價格高得離譜。
他仔細查看與這些藥物相關的論文,發現這些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一個人常盤榮策。
這是一個相當熟悉的名字。
在之前身為議員候選人而被組織刺殺的土門康輝案件中,常盤榮策就是議員候選人之一。
他是東讀大學醫學院教授,目前在60歲左右,不算年邁,但絕不年輕。
往前推17年,常盤榮策僅有40歲左右。
醫學生人生的前26年幾乎都會在學習中度過。
有一種說法,如果一個醫學生不能在達到博士后學位之前發出一篇像樣的、創新性的論文,那他將很難再獲得科研資助。
科研的大門對這種醫學生來說就已經關上了。
黑澤秀明拖動屏幕,在邊上分出一個小搜索框,并在其中輸入常盤榮策的姓名。
這個人30歲之前的履歷十分平庸,雖然上的是東都大學醫學系,卻連著2個學期掛科,大學期間沒有發表過sci論文,研討會沒有他的名字,所提出的幾個研究項目因為不切實際和耗資過大不了了之。
同學們對他的映象停留在富二代。
之后他老老實實讀書,一直到28歲申請到東都大學博士后。
期間,常盤榮策所有的論文都中規中矩,不能說是老調重彈,也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新意。
但從30歲開始,他本來已經被釘死的科研之門卻緩緩打開。
常盤榮策在大學中提出的研究項目和理論雛形被一個大型制藥公司看上,至此,他獲得了第一筆巨額資金支持和高額顧問費。
黑澤秀明看向聘請常盤榮策做顧問的那家公司烏丸制藥。
烏丸karasua。
carasua。
這難道是巧合
黑澤秀明在搜索框中輸入烏丸財團,并在其后面加上創始人這個限定詞。
共有34條詞條。
點開高掛在首位的那個,烏丸蓮耶這個名字映入眼簾。
烏丸蓮耶于半世紀之前創立烏丸集團,40年前,烏丸在黃昏別館進行文藝拍賣,各界名流齊聚一堂,但這些人卻都不幸身亡。
尸檢發現,現場眾人死因皆為吸食過量致幻劑后斗毆致死
其他消息好像都不重要了,黑澤秀明的視線被黏在三個詞上。
別館、致幻劑、烏鴉。
排除一切不可能的選項,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答案。
烏丸蓮耶,找到你了。
組織的boss。
“我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