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新聞在國內屬于影響力很大的媒體,這次對蘇揚的采訪是現場直播方式,關注大石村拆路的網友們也紛紛看到了這一幕。
大家沒有想到明天路依舊要被拆了,義憤填膺,并且有人表示他明天會到現場支援,為保護新路做出努力。
當然網絡上也出現了一些水軍,說蘇揚修路別有目的,并且手續不全是鐵打的事實,路既然是違建就要拆掉。
不過公道自在人心,大家對此事繼續關注,并且有些人已經開始行動。
燕京大學校友會對海中縣國土局的做法表示了質疑,拆大石村的路不僅造成了極大的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還造成極壞的影響,為何要執意為之
并表示如果路真的被拆,他們會集資給大石村重新修路,作為對學弟蘇揚的支持。
于此同時很多企業紛紛表示,如果路被拆,他們公司會奉獻一份力量。
其中不排除有人借助熱點炒作博眼球,但不管如何,在網上絕大部分人都聲援蘇揚,希望他可以挺住。
蘇揚將這些都看在眼里,雖然他只讀了一年大學,但看到這些學長學姐對于護路不遺余力,還是無比的感動。
這些天許多校友加他的微信,給他留言鼓勵,希望他可以不忘初心,并且有什么需要盡管說,他們會全力幫忙。
他對所有關心大石村路的網友們也十分的感激,這些人時刻關注著事情進展,為護路發出聲音。
路遙采訪完蘇揚關于拆路的問題,并沒有直接結束,而是繼續問了一些問題。
“蘇先生,您的事情我們有所耳聞,據說當初燕大收回了您的處分,可以繼續讀大學,為何您沒有選擇去上呢”
“雖然沒有讀完大學是我的一個遺憾,但結果是好的,我拿到了畢業證書。”蘇揚說道,“況且我打算扎根農村,并且很喜愛現在的生活與工作。雖然想繼續讀書,但時間上不允許。”
“哦,那您為何會選擇留在這里呢,年輕人基本都去大城市發展。”路遙十分感興趣。
一般的年輕人都涌向一二線城市,少有回村發展的。
“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喜歡這里,大城市生活固然精彩,小村生活亦別有一番滋味。”蘇揚笑著說道,“這里沒有霧霾,沒有擁堵的交通,沒有煩人的喧囂。有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獨特的寧靜。在農村也一樣有所作為的,如果大家畢業都去了大城市,誰來建設發展貧窮的故鄉”
“您說的很有道理。”陸瑤笑著說道,“而且聽您這么一說,我都想留在這里生活了。”
來到后山,她明顯感覺到呼吸都舒暢多了,空氣里似乎都帶著甜味。
這種感覺,只有小時候才有。
這些年雖然經濟迅速發展,但隨之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
已經很少有地方像大石村的空氣這樣甜美了,的確是個生活的好地方。
“隨時歡迎。”蘇揚笑著說道。
路遙的采訪到此結束,將攝像機等設備關掉,不過并沒有直接離去。
“我能夠參觀一下您的花圃么”她問道。
剛才進來的時候匆忙掃了一眼,就看到了很多貌似十分名貴的花,想仔細的看一下。
她從小對于花草十分的喜愛,家里也養了許多珍貴品種。
“當然沒問題。”蘇揚說道,帶著他們出去。
別墅里的花草雖然沒有經過細心的照料,但在龍涎水的滋養下生長的異常好,身處其中都能夠感覺到勃勃的生命力。
“那是是蕙蘭瑞梅”陸瑤一臉的不敢相信的走到一株蘭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