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女今年十四歲,她的母親在河邊洗衣服時生了她,便給她起名做洗女。
雖然才十四歲,正是花一樣年紀,但是如果洗女不說,沒有人能看得出,她才只是一個青澀少女。
洗女也不曾告訴別人這件事。
從踏上南下逃荒這條路開始,洗女的母親便將她的頭發剪斷剪亂,在她臉上身上抹一種樹皮上擠出的白色汁水,從此她變得臉色暗黃,皮膚粗糙,臉上手上還起了大小不等的紅色痘疹。
她說自己今年二十五,以前嫁過人,但是沒過多久丈夫就莫名其妙死了,旁人疑心她有什么病還能傳染,也不敢輕易靠近她。
她因此得以在南下路上避開了許多次流民群體里發生的強暴或輪奸,甚至因為被懷疑有傳染病,躲過了幾次糧食危機時率先被吃的危險。
靠著想要活下去的強烈愿望和一點點的幸運,她活著渡過了淮水,進入了這片江淮大地,最后遇見了霍家莊。
等進入了霍家莊后,她也始終緊守這個秘密,堅持稱自己今年二十五。
洗女平日里沉默寡言,不愛與人說話交流,這在一眾經歷坎坷的婦人當中十分常見,是以她在眾人當中并不突出。
等女君將她們遷入書院,給她們派活,讓她們裁剪整理尺牘冊子,她才漸漸顯露出與眾不同來。
她手腳麻利,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都很強,照著女君給的冊子整理尺牘,很快就背下了順序。
整理的次數多了,她又將兩百個字的形狀和兩百字歌謠的順序都背了下來,成為最早可以脫離模板,光靠記憶力獨立整理書冊的人員之一。
但是之前,她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將兩百個字的形狀和它們的讀音背下來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她初步認識了這兩百個字,她只欣喜于自己干活比很多人都麻利,被派去整理字形最工整最好看的那些尺牘了,她感激于女君對自己的賞識和委以重任,一心想要在整理冊子時做得更快,更好。
直到女君將她整理好才一本尺牘冊子送給她們這少數的幾個人,對她們說“你們是這一批女子里學習識字速度最快的人,我很高興,能在半個月就看到有五人能背下那兩百個字。”
“對優秀的人不能不給予獎勵,這是你們親手編成的書冊,以后我會把它們做課本,供你們學習識字寫字,現在我提前將它們贈予你們,作為你們最先識得兩百字的獎勵。”
“集字成冊,古往今來都是有賢德的人才能做的事,如今的這冊書里面也有你們的心血。能按順序識字還只是習字的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會寫,會用,組詞,成句。希望你們好好使用它,不要辜負了這上面的兩百字。”
從小女君手里接過那輕飄飄的一冊書的那一刻,即使還意識不到女君說的話真正意味著什么,洗女和她的同伴們也不由被這股委以重任的莊重氣氛所感染,莫名挺直了脊背,珍而重之地接過了那薄薄的一本簡體字冊。
洗女她們被授字冊,婦好書院的婦人們也終于意識到編牘成冊的真正意義不是僅僅勞動,更是通往識字的階梯。
那被贈予的五本簡體字冊成為婦好書院的集體宿舍里最為珍貴之物,每天的休息時間到了,其余婦人都去休息了,洗女等五人卻在小心翼翼地拿出發給自己的書,在其余人羨慕的目光中,坐在廊下、階前,認真地一一識記描摹上面的字,想象九月十五日到來時,教寫字的先生會怎么教她們寫這一個字呢。
九月十五成為一個充滿希望和收獲意味的節日,人人盼,日日盼。
等到這一天到來時,洗女她們都特意起了個大早,在其余后來的婦人們羨慕的目光中,到前面去了。
今天是她們進行評級、分發獎勵和月錢的日子,不光是洗女五人,其余在第一批進入書院的婦女也對今天期盼已久了。